给汗珠设下“十面埋伏”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04 11:16:47
1.自汗专区:不因服用发汗药或剧烈活动、天气炎热、衣被过厚等因素而动辄自然出汗。
自汗多属于气虚不固,治疗上宜补虚敛汗、益气固表为主,轻者方用牡蛎散,重者可用补阳汤。
如果患者出现汗出恶风,动则加重,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等症状,中成药可以进用玉屏风口服液、贞芪扶正胶囊。汤药可以选用经验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10克、生牡蛎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2.盗汗专区: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
中医认为盗汗属于阴虚证,治疗以养阴清热为主,主用益阴汤或当归六黄汤;也可以养阴补气收敛为法:方用西洋参合复方枣仁丸相结合服用半个月至一个月,西洋参每日量10克,复方枣仁丸每日服50小丸。
气阴两虚的“虚汗”,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体质虚弱所致,常用药物有虚汗停、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此证应注重适当温补和慢慢调理。黄芪、大枣、山药、枸杞、红参等中药,及许多温补的食物均可用,但不宜过快、过量进补,否则会适得其反、越补越虚。有位产妇产后虚汗不止,丈夫是位营销员,由于要忙业务,为了让其妻尽快恢复,他除了给她用药补以外,还每天变换着不同花样让她食用大量荤腥,结果几天以后,妻子感到眩晕,走路打飘,最后只得住院治疗。
食积所致的盗汗,首先要调理饮食结构,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吃易于消化的食物,不要过食辛辣、油煎、肥腻、厚味之品。使用药物治疗时,不但不能补虚,相反要用中医消食导滞法从根本上消除体内垃圾。不妨选用保和丸,此药中的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半夏、陈皮、茯苓行气消滞、和胃化痰,连翘消解郁热。诸药合用,积滞得消、郁热得解,虽本方中无止汗之药,却有止汗之功。
如果一入睡就出汗,而且汗流不止,梦很多,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内经》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做梦多又因心血不足所致,可给予下方治疗:龙眼肉30克、人参10克、酸枣仁10克、木香6克、炙黄芪50克、茯神15克、炒白术10克、生姜3片、牡蛎15克、五味子10克、麻黄根6克、大枣3枚;也可用益阴汤: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地骨皮10克、莲子20克、灯芯草1克、五味子10克。
3.头汗专区:头部出汗。
汗出只在头部,以阳明热证和湿热证方多见,因热郁于内,不得四散,循经上越,内热退则汗自止;肺热亦多头汗,用桑叶、桑皮清之;病后纺老人气喘等往往头部多汗,均属于虚证;小儿睡时常常习惯头汗,无其他症状,不属病象,俗称“蒸笼头”。
4.心汗专区:胸部多汗
别处无汗,只有胸部多汗,名为“心汗”,常见于心气衰弱证,方用生脉散加浮小麦、甘草。
5.手足汗专区:手脚多汗。
“脾主四肢”,手脚多汗者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可分为虚实两证。
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可选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治疗。
脾胃实证者多因饮酒过多、过食辛辣肥甘、湿热蕴结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
同时伴有手足心热者属血虚,手足多汗者属气虚,在临证中一般不作主证治疗,常于主方内酌加枣仁、浮小麦、麻黄根、煅牡蛎之类。
经常多脚汗者,可用白矾、葛根各等分研末,煎十数沸,每日浸洗。
6.半身汗专区:偏左或偏右半身汗出。
偏左或偏右半身汗出,多因气血不周所致,不是止汗所能收效的,此时当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以益气养营、助阳固卫。
凡半侧汗出后,最易感受风邪,形成半身不遂,应早为防治;下肢瘫痪证,汗出多在胸部以上,患处无汗,病情逐渐好转,汗亦逐渐及下。假若外感发汗,也不能全身得汗,不可强劫。多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等病。
7.腋汗专区:上床就大汗淋漓,腋汗尤其严重。
用浓度为12%的氯化铝溶液来擦拭患处,可以减缓汗腺分泌。如果你是敏感性肌肤,最好不要冒然尝试。可以先在耳后做个皮肤测试,同时要减小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8.会阴汗专区:胯下汗多。
会阴部多汗与肾关系密切,可分虚实两种证型。
虚证表现为在梦中汗多,醒来胯下津津,可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调治;终日胯下潮湿,动时增多者,可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调治。若属湿热下注的实证,其汗多稠粘,伴有腥气,若染黄内裤,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柴胡、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各12克、甘草5克)加蚕砂20克治疗。
9.局限性多汗专区:手脚或会阴部多汗。
手脚或会阴部多汗,医学上称为“局限性多汗症”。这是由于精神因素导致汗腺神经性增高,促过“乙酰胆碱”分泌增多造成。所以,局部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较大的青壮年身上。
治疗局限性多汗症,一般采用神经镇静剂和神经营养剂,如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等;用5%的明矾液或0.5%的醋酸铝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树叶、桉树叶煎水浸洗,也有一定疗效。
如果出汗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由于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10.自汗盗汗专区:盗汗与自汗互见。
长期出汗以虚者为多,在临床中盗汗与自汗互见,治疗中难以区分清楚,一般采用当归六黄汤加龙骨、麻黄根、牡蛎、五倍子养心固肺止汗。有时会遇见汗多则轻松,无汗或少汗则倦怠不适之人,此乃肌肤腠理开,汗能带邪外出,闭则邪留于内,此时不宜止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