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什么都“试一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2 07:22:07
当小婴儿从整日躺着吃奶、睡觉变成会咿呀学话、到处乱跑的幼儿时,年轻的父母可以发现自己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语言开始丰富,有时甚至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能讲许多语言。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想探索个什么,什么事都想自己动手“插一杠子”,总会说“自己来”。这都是由小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的阶段来决定的。此期的小儿已不再是“看到妈妈喊妈妈”的简单的认识性记忆,他们已有回忆性记忆,对周围环境开始探索,充满好奇心。但对外界环境的了解主要是动觉与视觉的联系,因此表现出喜欢爬高走险,躲在门后。如何正确启蒙幼儿的好奇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材,很早教他们背唐诗、认字,以为这就是“早教”。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早教”,而且在这个年龄阶段作用不大。因为2~3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长久的记忆还未发展,长大后都会遗忘。有的家长则对孩子的什么事都想试一试感到不安,怕他们弄脏手、脸、衣服,怕他们发生意外,怕他们打破东西,总之是不放心、不理解。这两种态度都不宜启发孩子的想名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休 闲 居 编 辑
我们不可小看3岁的宝宝,3岁以前的宝宝已经历了许多事情,这些经历将会成为他们教育的基础。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如求知欲、想象力、毅力、观察能力等等。这些对一个人今后成就大小非常重要,而不在于会背几首唐诗。如果父母能利用生活中的经历积极参加与引导,可帮助孩子在3岁以前就开始获得一种对问题的理解力。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可鼓励孩子用各种不同容器盛水,比较装水的多少来体会容器的大小;也可让孩子比较小船、鸭子、装满了水的瓶子放在水中,有的可以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底。从这些“试一试”的游戏中父母也可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思维。
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抹煞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最珍贵的能力之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时步就是依靠人类的创造力。如父母不会启发孩子的这种能力,是使人感到遗憾的“失误”。
上海学前教育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