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表扬达标了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8-04 23:49:05
孩子需要赞扬,就像树儿需要阳光雨露。孩子也需要批评,就像小树需要剪枝。表扬不都是好事,过度可能会让孩子受了表扬的“伤”。批评也不尽是坏事,没准它更能滋养孩子的身心。身为父母,你对孩子的表扬 “达标”了吗?批评 “到位”了吗?
如果说孩子的一点点成绩和努力是幼苗,夸奖就是肥沃的土壤,幼苗依赖土壤茁壮成长。从小到大,每个孩子都需要源源不断的鼓励,父母的热情夸奖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提升智商和情商,并逐步培养起自信。休 闲居 编 辑
而且,被高涨的情绪拥着,他们可能会自觉自愿地让自己来个“三级跳”,把眼前的事做得更好,似乎用事实告诉你“好孩子多半是夸出来的”论断一点没错。
但是,千万别以为这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批评要有艺术,表扬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标的。
别让自己失去表扬的标准
当孩子向你展示他那一点点在成人看来纯属微不足道的成绩或进步时,你是趁热打铁夸奖一番,或吝啬于对孩子的表扬,还是视而不见、非要等到孩子做出某些“壮举”来才“惜墨如金”、轻描淡写般地夸赞两句?千万别小看你无意中对孩子做出的只言片语的评价,还有你的表情、语气和目光,它将成为孩子再上台阶的动力或阻力,因为他们脆弱的内心需要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你的表扬很重要,你开口之前应该掌握的标准更重要。
标准1:阳光雨露每天都要
恰如其分的表扬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素,每天夸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课,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赞扬是孩子生活中的阳光雨露,纵使孩子做错了什么或经历了失败,父母也应从中找到闪光的内核,给他们信心和站起来的勇气—父母知足,孩子才会有往前走的动力。
标准2:表扬不是多多益善
一些父母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有一种错觉:夸奖与孩子的进步成正比。
从怀孕起就被“赏识教育”俘虏了的思雨就是这样。如今,女儿溪溪5岁了,也被夸奖包围了5年。可最近思雨发现,女儿对表扬特别在意,谁要是说一句哪个小朋友真听话或对人有礼貌一类的话,溪溪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嚷嚷:我比他好!如果溪溪做了什么事,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取得了芝麻大点的成绩,父母没有及时表扬,或表扬得不到位,她就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从山峰跌落到谷底,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绝对提不起精神来。
过多的表扬会造成孩子对表扬的过分依赖、对批评却格外抵触的心理。过多的表扬还容易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欢心,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而不是我自己喜欢做。孩子因此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看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难以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标准3:表扬是为了“不表扬”
别看孩子小,没准他的自尊心比你还强。父母对孩子自尊心的持续保护,能催化孩子内在的激励机制,促使其不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会自我激励,帮助他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信,进而去做更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表扬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不表扬”。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有了表扬的“大智慧”了,也许什么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别让孩子受了表扬的“伤”
并非所有的表扬和夸奖都是激励孩子向上的催化剂,它是把双刃剑,也像服药一样,不能随便乱用,有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则和禁忌。看看这些场景,会不会你的孩子已经受了表扬的“伤”?
一级伤害:好话坏说——打击性的表扬伤人最重
你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的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给金鱼吃两顿饭就是三天忘了喂食;平时自己喝水还经常让别人提醒,就更想不起来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三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错误表扬:“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表扬也有“伤”: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不得翻身。
“达标”表扬:孩子在某一点有了进步,本来是全家皆大欢喜的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爸爸妈妈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孩子的长处,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照这样,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父母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二级伤害:聪明反被聪明误——无原则的表扬适得其反
孩子自己吃完了面前的一碗饭,你喜出望外:“我儿子真棒!”孩子跟着电视说了一句广告词,你又说:“我乖乖真聪明!”他摔了一跤,自己爬起来没哭,你激动得不得了:“太棒了!”
错误表扬:孩子做任何事,哪怕是最应该不过的成长,在你眼里都是了不起的,你不停地夸奖孩子,而且说来倒去总是这两句话:“你真聪明!”“你真棒!”
表扬也有“伤”:你恨不能时时传递给孩子“你是最棒的”信息,希望以此建立起他的自信去赢取未来。然而,无原则地赞扬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这种简单和不负责任的评价,容易导致孩子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在挑战面前退缩回避,因为他们不想冒出差错的风险、更不想经历失败,不愿意给“聪明”的自己沾上丝毫的“污点”。
与此同时,耳朵里塞满了“聪明”信息的孩子,日久天长会产生一种错觉,将所有的好结果与自己脑瓜聪明放在天平的两边:有聪明就足够了,哪还需要努力?因此有可能比不如他们聪明的孩子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失败。面对突如其来的一盆盆冷水,心理的落差很可能让他们失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达标”表扬:达标的夸奖就事论事,即针对孩子某些能力的拓展、某一方面的进步、所取得的成绩或坚持不懈的努力予以肯定,并非不分时间、场合、事件,千篇一律地赞美孩子聪明。所以,当孩子学跳绳成果日新月异时,妈妈与其夸孩子“真聪明”,不如这么说:“上星期你才能连着跳50多下,现在能连着跳160多下了。每天坚持练果然有效果吧!”让孩子看到他的付出有了回报,增强内心的目标方向感。当你认可孩子的努力时,你是在鼓励他再接再厉迎接更多的挑战,给他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这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因为自信与征服一些难于征服的困难相伴而生。
三级伤害:正打歪着——没准头的表扬无关痛痒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你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你……
错误表扬:“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表扬也有“伤”:这样的表扬有两个弊端: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在给孩子施加压力。它的另一个毛病在于笼统而缺乏针对性。
“达标”表扬: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有可能筑成其内心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们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你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你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橘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不妨再提一点建议。你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你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油然而生。
成功案例让你有章可循
父母的“慧眼”就在于能敏锐地感知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加油”、该加多少。要知道,对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不同方式的表扬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来看看这个成功的表扬案例吧,也许你需要采用的就是其中的某一步或者全部。
客厅的地上凌乱地摊放着大大小小的玩具。4岁的苗苗吃力地提起一辆电动小火车试图送回玩具角。作为妈妈,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是沉默不语、眼巴巴地看着她一件件地将玩具送回后再称赞她主动收拾玩具的举动,一边夸女儿做事有始有终一边身体力行动手和女儿一起干,还是趁势鼓励孩子一番、让她高高兴兴地独自把这件事干完干好?
对这么小的孩子,不失时机的激励能推动他们把一件事做到底。幼儿没有太多的理智,他们的行为更多地被情绪和兴趣支配,一旦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十有八九会浅尝辄止。如果你对孩子积极的尝试和努力采取静观的态度,其热情很容易受到挫伤。因为,让一个4岁的孩子收拾玩具,其难度不亚于让一个成人学跳芭蕾,耐力和恒心是艰巨的考验,如果没有掌声和鼓舞,多半会中途逃之夭夭。
表扬第1步:
在苗苗提起小火车的那一刻,就要及时表扬:“真好!苗苗要自己收拾玩具了!”这样,即便她还没想好自己是不是把它送回玩具角,经妈妈这么一夸,也会愉快地将小火车“物归原处”。
表扬第2步:
中途给宝宝加把“火”,让她越干越有劲儿:“嗯,真不错,已经收了一大半了,玩具很快都能回家睡觉了!”;“看看沙发底下还有没有,千万别把听诊器或天线宝宝丢在外面呦!”
表扬第3步:
好事做完,孩子往往会向妈妈展示自己真的很能干、而且是多么地主动,这时更要趁热打铁以强化孩子的好行为:“苗苗爱整洁,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下去就能养成好习惯。”
表扬第4步:
孩子能独立完成一件事是最佳结果,但不少孩子耐心不足,做了一半又去干别的了,这时父母不妨放下手里的活,和孩子结成合作伙伴,将孩子从半途而废的边缘拉回来。
采编自三九健康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