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图谱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9 14:50:51
【药
名】:大黄
【拼 音】:DAHUANG休 闲 居 编辑
【英文名】:Rhubarb
【来
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或根茎。
【功 效】: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主
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吴普本草》:“神衣、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③《别录》:“大寒,无毒。”④《药性论》:“味苦甘。”
入胃、脾、心包、大肠、肝经。①《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②《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用药忌宜】: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①《本草经集注》:“黄芩为之使。”②《药性论》:“忌冷水。恶干漆。”③《本草经疏》:
“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肝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④《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⑤《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6、黄芩为使。7、忌冷水,恶干漆。8、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忌用、孕妇忌用。
【药物配伍】:配芒硝,清热泻毒;配枳实,行气泻下;配附子,温下;配肉桂,泻火凉血;配庶虫,泻火凉血。
【别
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
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峻(藏名)
①掌叶大黄
,又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②唐古特大黄又名:鸡爪大黄。③药用大黄
,又名:南大黄。药材:①北大黄,西宁大黄:二、铨水大黄: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同属植物波叶大黄,又称苦大黄。
【处方名】:大黄、西大黄、川大黄、锦纹、西锦纹、生锦纹、西吉、川军、大黄粉、制川军、生大黄、生军、制军、熟军、炒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酒军、黑大黄、大黄炭等。
处方中写大黄、西大黄、川大黄、西吉、川军均指生大黄。又称生军。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泻下。
酒大黄又名酒军。为大黄片用黄酒喷淋拌匀,闷润吸尽,再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活血。
熟大黄又名制大黄、熟军、制军。为大黄块用黄酒喷淋拌匀,放瓦罐内密封,再放入锅中隔水炖透,取出晾干入药者。偏于活血。
黑大黄又名大黄炭。为大黄片放锅内用微火炒,待冒黄烟,大黄片呈棕黑色时,取出晾凉入药者。偏于止血。
【商品名】: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茎,包括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两大类。
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川军、川大黄、马蹄黄、马蹄大黄等名称。为药用大黄的根茎。状如马蹄。
西宁大黄:又名西大黄、西吉。主产于青海、甘肃。可分为蛋吉、片吉、中吉、苏吉四等。蛋吉是指个头匀称,形如鸭蛋者;片吉是指根头部纵切瓣呈片状者;中吉是指根茎叶部的横切段;苏吉是指尾根部,稍加闯光,并具原有的楔状形。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为北大黄的一种。品种优良,销往全国,并供出口。
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黄。属西宁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武威(凉州)、永登等地。形如狗头,故而得此名称。
河州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
岷县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
锦纹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因其外表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故有“锦纹”和“锦纹大黄”之称。
天水大黄:属于西宁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天水一带。
铨水大黄:为北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
文县大黄:又名文大黄,为铨水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文县。
清水大黄:为铨水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清水地区。
庄浪大黄:为铨水大黄的一种,产于甘肃成县。
雅黄:为南大黄的一种,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块黄:为南大黄的一种,产地同雅黄。
南川大黄:为南大黄的一种,产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区。
西藏大黄:产于西藏者。
水根大黄:为大黄的较细支根及主根尾段,经加工而成。
以上商品均以质坚实、干燥、断面显锦纹、稍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药用部位】:以上植物的茎或嫩苗统称为大黄茎,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掌叶大黄
分布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②唐古特大黄
分布青海、甘肃、四川西北等地。③药用大黄
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①北大黄
商品有两类:一、西宁大黄: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二、铨水大黄: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拉丁名】:Radix et Rhizoma Rhei ①Rheum palmatum
L.,②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Reg,③Rheum officinale
Baill.
【炮制方法】:生大黄(又名:生军):原药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酒大黄:取大黄片用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黄片100斤用黄酒14斤)。熟大黄(又名:熟军、制军):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大黄块100斤用黄酒
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大黄炭:取大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喷清水,取出晒干。《雷公炮炙论》:“凡使大黄,锉蒸,从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洒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劈如乌膏样,于日中晒干用之。”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陶弘景:“大黄,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而’《纲目》引作‘西’)耐蛀堪久。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②《唐本草》:“大黄,幽、并以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③《本草抬遗》:
“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当取河西锦文者。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④《本草图经》:
“大黄,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纹者佳,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蕃大黄。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二月开花结细实。又鼎州出一种羊蹄大黄,疔疥瘙甚效。初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于押条上出穗五七茎,相合,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即黄色,亦呼为金荞麦,三月采苗,五月收实并阴干,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锦文,日干之,亦呼为土大黄。”⑤《纲目》:“苏颂说即老羊蹄根也。因其似大黄,故谓之羊蹄大黄,实非一类。又一种酸模,乃山大黄也。状似羊蹄,而生山上,所谓上大黄或指此,非羊蹄也。”
【生药材鉴定】:①北大黄
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一、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5~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已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二、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②南大黄
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恨茎。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
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另有一种山大黄为同属植物波叶大黄
Rheum franzenbachii Munt.的根茎及根,又称苦大黄。常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气不香,味苦而涩,质次,服后有腹痛感。显微览定: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与皮层大多已除去,偶见部分残留。韧皮部射线宽1-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稀疏作径向散列,非木化。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常维管束(星点),排成1-2圈或散生。异常维管束系复合维管束,由多个外木维管束组成,形成层内方为韧皮部,外方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1)掌叶大黄
粉末:棕黄色。①草酸钙簇晶多,直径21-140(-190)μm,棱角大多短钝;另有簇晶呈不规则矩圆形或类长方形,也有一边较多较平截。②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40μm,非木化;具缘纹孔椭圆形或斜方形,有的横向延长呈网状具缘纹孔导管。③淀粉粒单粒圆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32μm,脐点星状、十字状、三叉状、人字状、裂缝状或点状,大粒层纹明显;复粒由2-7分粒组成。各分粒大小均匀,脐点明显,由2分粒组成的复粒大小悬殊,大者长约至49μm。(2)唐古特大黄
粉末:棕黄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20-106μm,棱角大多宽而较尖,长短参差不齐。②导管主为网纹导管,直么11-126(-144)μm,非木化;有的导管分子甚短,长仅54μm。③淀粉粒单粒直径3-25μm;复粒2-10(-12)分粒组成,大小不一,有的分粒特小,脐点明显。(3)药用大黄
粉末深黄棕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35-155μm,棱角大多较宽而短尖。②
具缘纹孔导管及网状具缘纹孔导管多见,也有网纹导管,直径约至160μm,稀至190μm,非木化。③淀粉粒单粒,直径5-44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有的分粒大小悬殊。本品以外表黄棕色、体重、质坚实、锦纹及星点明显、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隹。
【中药化学成分】:大黄具有泻下作用的成分,是几种葡萄糖甙和甙元,其中甙是主要的,因其泻下作用常强于其相应甙元。甙元主要是蒽醌衍生物,包括大黄酚(Chrysophanol或Chrysophanic
acid,C15H10O4)、大黄素(Emodin或Rhe-um emodin,C15H10O5)、芦荟大黄素(Aloe一
emodin,C15H10O5)、大黄酸(Rhein,C15H8O6)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或Parietin、
Rheochrysidin,C16H12O5)。此5种甙元存在于大黄根的形成层附近及射线中,一小部分呈游离状态,多存在于嫩根的木质部分,大部分则与葡萄糖结合成甙,贮存于根的较老部分。大黄的致泻效力与其中的结合性大黄酸含量成正比,游离的蒽醌类成分无致泻作用。此等有较强的致泻作用的蒽醌甙,有以下几种:大黄酚一1一葡萄糖甙(Chrysophanol
-1- monoglucoside)或大黄酚甙(Chrysophaein,C20O9.H2O);大黄素一6一葡萄糖甙(Emodin-6-monoglucoside,C21O10.H2O);芦荟大黄素一8一葡萄糖甙(Aloe一emodin-
8-monoglucoside,C21H20O10.H2O);大黄酸一8一葡萄糖甙(Rhein一8一mono-glucoside,
C21Hl8O11);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Physcionmonoglucoside,C22H22O10)。大黄又含大黄鞣酸(Rheum
tannic acids)及其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Gallic
acid,C6H2(OH)3COOH〕、儿茶精(Catechin,C15H14O6.4H2O)和大黄四聚素(Tetrarin,C32H32O12)。没食子酸一部分是游离的,一部分和葡萄糖结合成没食子酰葡萄糖(Glucogallin或Galloyl
glucose, C13H16O10)。大黄四聚素水解生没食子酸、桂皮酸(Cinna-mic
acid,C6H5.CH: CH,COOH)和大黄明(Rheosmin,C10H12O2)。此等鞣酸及其相关物质,有止泻作用,与蒽醌衍生物的甙类之泻下作用恰相反。此外,大黄又含有脂肪酸\如己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此等脂肪酸,有游离与结合两种形态。大黄又含有草酸钙(约6%)、葡萄糖、果糖和大量淀粉(16%)。其含非葡萄糖甙性的树脂,水解后产生没食子酸、肉桂酸和数种蒽醌衍生物。掌叶大黄之根茎含蒽醌衍生物总量约2.8~3.5%,其中游离的0.52~1.48%,结合的约2%;一说蒽醌衍生物总量为2~5%。还含蒽醌衍生物的双葡萄糖甙,如大黄素双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双葡萄糖甙和大黄酚双葡萄糖甙;又含番泻甙A和B(Sennoside
A、 B,C42H38O20,互为立体异构);番泻甙C(Sennoside
C,C42H40O19)等。番泻甙的泻下作用,较蒽醌甙为强,但含量则远较后者为少。唐古特大黄之根茎含蒽醌衍生物总量约1.24
%,其中游离的约0。3%,结合的约0.95%;一说总量为2.22~2.97%。根据含率数据,唐古特大黄是上述三种大黄中质量最差者。药用大黄之根茎含蒽琨衍生物总量4.6%,其中游离的约0.5%,结合的约4.1%;亦有谓总量为3.52~4.89%。又含土大黄甙
〔Rhaponiticin、 Rhaponitin或Poniticin,C20 H21 O8 (OCH3)〕和它的甙元土大黄甙元(Rhaponti-genin,
C15 H14 O4)。这种甙也存于数种其它大黄属植物的根茎中。此外,在波叶大黄之根中亦含大黄素、大黄酚和土大黄甙。尚有同种植物的根,在某些地方称大黄和土大黄:1、藏边大黄:(Rheum
efmodi wdll)根茎圆锥形,表面多红棕色,断面灰蓝色,射线棕红色;髓部无星点,香气微弱,在紫外光下呈蓝色荧光。主含土大黄甙等。但不含大黄酸,及芦荟大黄素。动物试验无泻下作用。2、河套大黄(Rheum
hotaoense c.Y,cheng et C.T.Kao)根及根茎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商品多切成条状或块片状,表面黄褐色,横面淡红黄色,无星点。在紫外光灯下呈兰紫色荧光。动物试验泻下作用很弱,具有导致腹痛的副作用,仅供兽用。3、华北大黄:(R.franenbdehii
Munt)。商品名山大黄、祁黄、台黄、山谷黄,药材类圆星点,气微香、味苦。在紫外光灯下呈蓝色荧光。主含土大黄甙等,而不含大黄酸,及芦荟大黄素。产量较大,主销国外作染料原料,国内多兽用,或制作健胃药。4、天山大黄:(R.wittrochii
Ludstr),根茎类圆柱形,表面棕黄色,断面黄色,射线棕色。其同心性环玟,无星点,气微、味苦涩,紫外光灯下呈紫色荧光。动物试验泻下作用很差。中国药材学(1)蒽类衍生物:①游离型蒽醌有9种,芦荟大黄素alae-emodin、土大黄素chrysaron、大黄酚
chrysophanol、 citreorosein、大黄素emodin、异大黄素isoenodin、虫漆酸D
laccaic acid D、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酸rhein。②结合型蒽醌:有芦荟大黄素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大黄酚的单葡萄糖甙,大黄素的单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的单葡萄糖甙,以及大黄酸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
③蒽酚和蒽酮类化合物:大黄二蒽酮(rheidin)和掌叶二蒽酮(palmidin)及与糖结合形成的甙如番泻甙(rennpdodes)A,B,C,D,E,F等。(2)芪类化合物:土大黄甙(rhaponticin)、3,5,4ˊ-三羟基芪烯-4ˊ-O-β-D-(6ˊ-O-没食子酰)葡萄糖甙(3,5,4ˊ-trihydroxy-stilbene-4ˊ-O-β-D-(6ˊ-O-gallayl)-glucoside)、3,5,4"-
三羟基芪烯-4ˊ-O-β-D-吡喃葡萄糖甙((3,5,4ˊ-trihydroxy-stilbene-4ˊ-O-β-
D-glucopyranowide)。(3)萘衍生物:torachrysone-8-O-β-D-
glucopyranowide,torachrysone-8-(6ˊoxaly)-glucoside及决明松(torachryson).(4)
鞣质类:没食子酰葡萄糖、d-儿茶素、没食子酸、大黄四聚素(tetrarin)等。大黄四聚素经水解,得没食子酸、肉桂酸及大黄明(rheosmin)。此外含有树脂,尚含有有机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桂皮酸、异丁烯二酸、柠檬酸、延胡素酸等。大黄中还含有挥发油、脂肪酸及植物甾醇等。
最近从大黄中分得新泻下成分大黄酸甙(rheinosides)A,B,及C,
D,经鉴定,A和B为一对差向异构体,结构为8-O―β―D-葡萄糖基-10-羟基-10-C-β-D-葡萄糖基大黄酸-9-蒽酮;C和D为另一差向异构体,结构为8-O-β
-D-葡萄糖基-10-C-β-D-葡萄糖基大黄酸-9-蒽酮。大黄中还含有多种无机元素:钾(K)、钙(Ca)、镁(Mg)、镧(la)、铜(Cu)、锌(Zn)、锰(Mn)、铁(Fe)、铅(Pb)、钴(Co)、镍(Ni)、钛(Ti)、铂(Pt)、汞(Hg)、锗(Ge)、等,以铁、锰、锌含量较高,铜、铅、钴、镍
含量较低。
【中药化学鉴定】: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2)取本品粉末少量滤纸上,加氢氧钠溶液,滤纸即成红色。(3)Borntrager氏试验:取药材粉末约0.1-0.5g,加0.1%氢氧化钾溶液10ml,煮沸后放冷,加水5ml滤过,取红色滤液盐酸酸化至微酸性,加乙醚5ml振摇,羟基蒽醌化合物转溶入乙醚中,分出乙醚层,加入等量氨水,则碱液显樱红色,乙醚液仍黄色。(示大黄酸)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