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中医治疗(上)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0-11 14:04:5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肝脾肿大,易复发变为慢性。属中医学“湿温”、“湿毒”、“寒湿”、“湿痹”等范畴。
病原体:
休 闲居编辑
布氏杆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0.3~2.5μm,分羊、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副睾等6型。羊型最小,对人类的致病力最强,猪型次之,牛型较弱,犬型偶尔可感染人。在土壤、皮毛、乳制品中,可生存数月,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弱。无外毒素,致病力与活菌及其内毒素有关。
现代医学病理:
病菌由皮肤粘膜侵入,先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形成病灶再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毒血症。病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带到肝、脾、骨髓,形成新病灶,并反复入血,形成波浪热及全身脏器损害,由于变态反应及病原菌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体及抗菌药不易进入,故难以根治。病损几乎涉及所有器官和组织,以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单核吞噬系统为最,基本病变为炎症和肉牙肿,并可有纤维变性,致使肝硬化和骨关节畸形。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有一些类似本病的记述。如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约相当于本病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表现。又如:“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焮痛,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相当于本病慢性期的表现。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属湿邪为患,有“湿热”、“湿毒”、“寒湿”等论述,也有“杂气为病”观点。一般认为,湿热毒邪经口或经皮肤经络外犯肌表,侵入中焦,伏于膜原,渐次入血,伤及肝脾,损及全身。相当于病菌从局灶入血,波及全身。湿热浸淫,表卫失权,发热多汁,邪郁经络,血行受阻,关节游走疼痛,肝脾肿大。热胜者,阴液耗损,壮热烦渴;湿胜者,气机受阻,头痛身重,肌肉关节酸痛。相当于急性期,由菌血症及病灶炎症所致种种表现。如果病邪迁延,元气耗伤,气血阻滞,络脉凝瘀,则心烦失眠,关节疼痛,筋脉拘急。相当于慢性期为神经功能失调,或骨关节变形疼痛,活动受限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起病多缓慢,少数较急。
急性期:发热,多为波浪热型或弛张型。多汗,中毒症状不明显。关节炎主要为游走性大关节炎,腰骶、坐骨神经炎,睾丸炎、卵巢炎,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
慢性期:常类似神经官能症表现,头痛、烦热、肌肉关节疼痛。可有肝脾肿大、关节畸形。
诊断:
流行病学:在流行地区(多为牧区),有与羊、猪、牛及其皮毛、乳制品接触史,有不规则发热,典型波状热已较少见,夜间盗汗,全身困乏,关节肌肉疼痛,肝脾肿大,白细胞偏低。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分类相对增多。
急性期血和骨髓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
血清凝集试验1:100以上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320为阳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均高。
鉴别诊断:
1.风湿热:常有环形红斑、心肌炎、白细胞增高、抗链球菌溶素“O”阳性等。
2.伤寒:多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血、尿、骨髓等伤寒杆菌培养及凝集反应阳性等。
3.结核病:结核病多有肺部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胸片可见结核病灶;败血症中毒症明显,血及骨髓细菌培养可供鉴别。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