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图谱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6-15 06:30:36
【药
名】:败酱草
【拼 音】:BAIJIANGCAO休 闲 居 编 辑
【英文名】:败酱草 Dahurian Patrinia Herb 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来
源】: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排脓破瘀。
【主
治】: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癥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⑤
《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炎下痢。”
【性味归经】:苦,平。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咸,微寒,无毒。”③《药性论》:“味辛苦,微寒。”④《纲目》:“微苦带甘。”
入肝、胃、大肠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少阴、手厥阴经。”②《纲目》:“手足阳明、厥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本草汇言》:“久病胃虚脾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药物配伍】:配蒲公英,消肿、排脓;配赤芍,清热祛瘀、活血止痛;配金银花,散风热、凉血解毒。
【别
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豆豉草、豆渣草(《重庆草药》)、白苦爹、苦苴(《闽东本草》)。①白花败酱,又名:胭脂麻。②黄花败酱又名:黄花龙牙、野黄花、野芹、山白菜、黄花草、鸡肠子草。
【处方名】:败酱、败酱草
【商品名】:败酱草,以根长叶多、干燥、色绿、无杂质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花枝(黄屈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白花败酱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②黄花败酱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一般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
【拉丁名】:药材败酱草Herba Patriniae原植物①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②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炮制方法】:败酱草炭,取败酱草,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吴普本草》:“败酱,似桔梗,其臭如败豆酱。”②《别录》:
“败酱,生江夏川谷。八月采根,晒干。”③陶弘景:“败酱,出近道,叶似豨莶,根形似茈胡。”④《唐本草》:“败酱,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莨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似豨莶也。”
【生药材鉴定】:白花败酱的干燥全株,长短不等;根茎有节,上生须状细根。茎圆柱形,外表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纵向纹理,被有粗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或已脱落。全株有陈腐的豆酱气,味苦。以干燥、叶多、气浓、无泥沙杂草者为佳。产于四川、江西、福建等地。据《本草》记载,败酱应为上述败酱科植物,但除四川、江西、安徽、福建等地使用外,大部分地区习惯上以菊科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的带根全草和十字花科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的带果全草作败酱使用。前者习用于北方;后者习用于南方。参见“苣荬菜”和“菥蓂”条。1、黄花败酱:全体折叠成束,根茎圆柱形,弯曲,长5-15CM,直径2-5MM,顶端粗达9NM,表面有栓皮,易脱胎落,紫棕色或暗棕色。节疏密不等,节上有芽痕和根痕;断面纤维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长圆锥形或长圆形,长达10CM,直径1-4CM。表面有纵纹,断面黄白色,茎圆柱形,直径2-8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具纵棱及细纹理,有倒生粗毛。茎生叶多卷缩或破碎,两面疏被白毛,完整叶多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5-11,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有的枝端花序或果序,小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无膜质翅状苞片。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1、黄花败酱:落皮层可见,厚壁细胞壁木化,断续排列成环,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有裂隙,韧皮部细胞小壁薄,束间形成层有时不明显,木质较宽广,中部有10余列薄壁细胞组成的环带,细胞排列整齐,内侧或全部环带细胞栓化,含少数簇晶,环带外侧导管单个散在或2-4成群径向排列,胞腔常含黄棕色物,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老的茎髓部常驻成空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2、白花败酱:木质部中无薄壁细胞环带,髓部大,本品薄壁细胞不含淀粉粒,草酸钙族晶少见。《纲目》:“败酱,南人采嫩者,暴蒸作菜食,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又名苦菜,与苦荬、龙葵同名;亦名苦蘵,与酸浆同名,苗形则不同也。”
【中药化学成分】: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甙等。根与根茎中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白花败酱甙(Villoside)等。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多种皂甙中已知结构的有败酱皂甙(Patrinoside)C、D、C1、D1,黄花败酱皂甙(Scabioside)A、B、C、D、E、F、G。根中尚含挥发油8%、生物碱、鞣质、淀粉。种子含硫酸败酱草皂甙(sulfpatrinoside)I.II,
熊果酸-3-O-A-I[3-O-A-L-rhamnopyranosyl(1--2)-A-L-arabinopyranosylurrsolic
acid ,patriniaglycoside A-I] 齐墩果酸-3-O-A-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熊果酸-3-O-A-L吡喃葡萄糖基)(1-3;)
(1)黄花龙芽 根含挥发油约8%。经气相色谱分析,油中特有成分为α-古芸烯(gurjunence)。另经氧化铝层析检知根和根茎中有
6种以上的皂甙,并分出皂甙B(熔点229-230℃分解);而用硅胶层析检知有12种皂甙,以上各皂甙水解后均得到皂甙元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又据报道自根中分离出7种皂甙,为败酱皂甙A、B、C、D、E、F、G(scabioside
A,B,C,D,E,F,G),以及β-谷甾醇葡萄糖甙。据称根中尚分离得黄花龙牙甙(patrinoside)。(2)白花败酱
根及根茎含番木鳖甙(loganin)、莫诺甙(morroniside)及白花败酱甙(villoside);全草中尚含肌醇、齐墩果酸、棕榈酸及白花败酱醇(villosol)、白花败酱醇甙(villoside);全草中尚含肌醇、齐墩果酸、棕榈酸及白花败酱醇(villosol)、白花败酱醇甙(villosoliside)。
【中药化学鉴定】:理化鉴定:1、取本品粉末1克,加蒸馏水10ML,水浴加热10分钟,滤过。滤液置试管中,密塞,强烈振摇1分钟。黄花败酱泡沫15分钟消失,白花败酱泡沫很快消失。(检查皂甙)2、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蒸干,以1ML冰醋酸溶解殖渣,加1ML醋酐-浓硫酸(19:
1),混匀。稍加热。黄花败酱油由黄绿色变为紫红色。(三萜皂甙)3、取本品甲醇提取液数滴,点于白磁板上,滴加10%香荚兰本本钱浓硫酸溶液数滴,黄花败酱显蓝色,白花败酱显黄棕色。(挥发油)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