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19 03:17:50
肩峰下滑囊炎以肩部外侧疼痛、上臂外展外旋疼痛加剧和活动受限为主症,是一种滑囊水肿增厚的无菌性炎症,在临床上,常将其与肩部的关节、韧带、肌腱等病变统归于肩周炎范畴进行治疗,缺乏针对性,以致于部分患者日久不愈而出现滑囊壁内粘连,甚至肌肉萎缩的严重后果。《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4期报道了新疆农三师医院孙巧玲医生临床采用透刺法治疗肩峰
下滑囊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其收治的48例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3岁;病程最短者4天,最长者4年。全部病例均经骨伤科确诊。其中由肩部遭受直接撞击或肩部外展时受间接暴力所伤者36例,继发于冈上肌肌腱炎者12例。
治疗方法:主穴:巨骨透肩髃,“肩峰下”(约肩峰下0.3寸处的痛点)透巨骨;配穴:臂臑、肩井、曲池、外关。操作:患者取坐位,将患肢置于桌面,尽可能呈外展位。局部常规消毒后,以30号2.5寸毫针沿皮透刺,进针约2寸,接G91-A电针仪,采用疏密波,留针30分钟,局部配合艾灸。肩痛向三角肌止点放射者,向上斜刺臂臑,继发于冈上肌腱炎者斜刺肩井至冈上肌。1次/日,10次为1个疗程。
休 闲 居 编 辑
治疗结果显示: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半年内未复发者)28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在劳累时患部轻微痛,休息后消除者)14例;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复50%以上,且半年内复发者)6例;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0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最少6次,最多40次。肩峰下滑囊位于三角肌下面、冈上肌上面,顶部和肩胛部、肩峰紧密相连,底部与短小旋转肌及肱骨大结节连接。其主要功能在于保证肱骨大结节进行外展活动。一旦肩部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撞击,即可致急性肩峰下滑囊炎,此外也可继发于慢性冈上肌肌腱炎,从而导致肩峰下肿痛,外展受限,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该病多因外伤或劳损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而肩关节周围炎包括由肩胛骨、锁骨和肱骨,关节中任何部位的炎症,痛点出现在肩周的任何部位,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外旋转困难。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孙巧玲医生指出:本治法针对该病变发生的具体解剖结构选穴透刺。巨骨,位于锁骨肩峰端之上。针刺上述穴位可使针感直接“气至病所”,加上局部温灸,使水肿尽快消除。该法对于急性肩峰下滑囊炎见效快,治愈率高。若日久已发生粘连者,可在沿皮透刺时,手托患肢酌情做外展活动,以利于粘连局部的松解。
肩峰下滑囊炎,虽然可影响其附近的很多组织,但从临床上看,以冈上肌受累为主,尤以冈上肌的下端肌腹和位于腱袖内的冈上肌腱影响最为严重,常表现为肌肉萎缩、与周边组织粘连等。其原因多为怕痛而缺少活动,加之炎性渗出波及所致。而透刺法最大限度地透过了病变的周边部位,促使炎性渗出液吸收,加速炎症恢复,并可对冈上肌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冈上肌在腱袖内发生较大限度的滑动,防止粘连的产生。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