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陷入尴尬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2-07 06:36:39
凭借出众的研究实力和政府的积极扶持,英国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处在国际发展前沿。然而,纵观该产业几十年的历史,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更因资金短缺和伦理道德争论等原因而陷入尴尬境地。
休闲 居 编 辑
从上世纪50年代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发现,到70年代DNA遗传指纹的发明;从90年代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到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英国一直在世界生物技术研究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美国,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生物技术开发水平能与英国相提并论。
英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基础散布在大学、研究理事会、研究机构、医学慈善团体实验室、政府研究机构和各个生物公司的实验室中。苏格兰罗斯林实验室、桑格实验室、剑桥大学等等是英国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强大实力所在。在这一领域,英国已经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成果层出不穷,为其几十年来在生物技术方面始终先人一步,一直称雄国际市场打下了“令人艳羡”的坚实基础。
上世纪70年代晚期,随着分子生物科学领域最新成果的诞生,全世界迎来了第一次生物技术产业的高潮。一批生物技术企业在这个时期迅速增多。这种热潮一直持续到80年代后期,葛兰素史克公司、阿斯利康公司等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在英国孕育而生,成为推动英国生物技术产业,甚至是整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英国政府一直对生物技术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特别是现任工党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这一关键技术寄予厚望,认为它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他人难以模仿,是英国的优势所在,在创造财富和就业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是英国产业的未来。
英国政府认为生物技术发展“要走在时代前面”,因此一向对前端生物技术大开绿灯。英国是第一个批准治疗性克隆人研究的国家。今年8月11日,政府向纽卡斯尔大学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执照,批准这所大学进行以医疗为目的的克隆人类胚胎研究。去年6月,政府批准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建立实验室,利用克隆人类胚胎提取干细胞。多利羊之父伊恩?威尔默特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将系统研究克隆人类胚胎过程的每一阶段,及克隆对胚胎、胎盘、胎儿和活动物的影响,他们还计划在培育克隆人类胚胎的过程中,将其同自然受精胚胎和试管受精胚胎相比较。英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动物研究,探索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为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英国政府最近还出台了一些措施。其中之一是有关税收的措施,政府将对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投资减免20%公司税,在小公司工作的职员可以用税前工资购买公司的股权,政府还将考虑简化对知识产权的税收处理;另一个是建立新的风险投资基金,1998年6月英国财政大臣宣布建立三个支持小型高技术企业的风险资本基金,提供2.4亿英镑,支持英国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中小企业。
最新资料显示,英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从业人员1.4万多人,年销售额约40亿英镑。在英国,受益于生物技术的部门,如制药、农业、食品与饮料业、化工和环境技术等部门,雇佣的工人超过175万人,产值约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尽管英国近几年生物研究方面的成果不胜枚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生物技术产业在最近陷入了困境,造成了高技术、低产出的尴尬局面。首先,首屈一指的科研实力并不能保证英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永远“所向披靡”。90年代末,不仅是英国,整个欧洲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都一直处于十分不景气的状态,甚至连一种新药的诞生也无法激起这类公司的股价上涨。因研制抗癌新药一度被视作该领域最大希望的英国生物技术公司,如今已使那些早期对其狂热的投资者备感失望。有专家评论说,“大量的风险资金投入了这一领域,但是这些钱再也收不回来了。实际上,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投资‘黑洞’”。
生物技术产业泡沫的破碎主要是因为科研失败,大型制药公司能够通过其他产品的部分利润来弥补科研失败的损失,而生物技术公司往往就是从一个项目起家,一旦失败也就所剩无几了。例如,英国生物技术公司曾一度向世界公布它已经找到了抗癌新药,但最终还是失败了。3年时间里,这家公司的股价缩水了90%。
自2000年高技术产业泡沫破灭后,没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在英国上市。目前,英国生物技术业近三分之一上市公司的资金不足维持两年的运作,一些小公司更是入不敷出。一些资深的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企业更是宣布要离开英国,到其他地方谋求发展。
除了科研产品不能持续发展的问题,英国生物技术产业还受到伦理道德的考验。反堕胎机构、动物保护机构的抗议声一浪高过一浪。去年11月21日,政府批准剑桥大学建立活体实验室,以猴脑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学疾病,遭到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猛烈抨击。英国废除活体解剖联合会表示,该组织将对活体实验室建立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抗议。而最近,牛津大学原本计划筹建动物实验室,数百名动物保护者在牛津门口游行抗议,声称要“用暴力铲平”实验室。
在生物技术领域,英国目前领欧洲之先,不过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已行动起来,力超英国。与世界头号生物技术大国美国相比,英国差距还相当大。美国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比英国早10年,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经费投入也相当可观,仅政府1999年的资助额就高达180亿美元,而且还有制药公司的巨额研究开发投资。相比之下,英国政府每年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开发的资金约为6亿镑英镑。同时,尽管英国在生物科学方面拥有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力,但在生物信息学方面缺乏专长。因此,英国要维持在世界、甚至是欧洲的领先地位,面临很大挑战。
毋庸置疑,英国处在提高其生物技术竞争地位的有利环境,然而,如果不在投入问题上采取协同行动,这一目标就不会实现。英国财政大臣4月份公布的财政预算称,要继续加大对技术产业的投入,特别是生物技术这项“优势项目”。除了资金投入,英国要进一步推进生物技术产业,还要在提高公众信任度、教育和培训专业人才和鼓励国际资本介入等方面下大功夫。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