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14 15:00:24
78家上市公司领跑全行业 2001年度,这78家公司的5项主要财务指标中,有4项好于或领先于国内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反映其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明显高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13.07个百分点。而从平均每股收益指标分析,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在沪深股市各主要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占有相对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和金融类上市公司,领先于其他工业类行业,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优质板块”。但是,由于2001年度通化金马等个别上市公司出现的突然性巨额亏损,给行业平均收益指标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拖累了行业平均收益率水平。 但在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看好的前提下,大部分上市公司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劲头。其中,华北制药、哈医药被部分投资机构评入“综合实力50强”之列,在2002年第四届“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排名中,又有同仁堂、上海医药等4家医药企业入围。医药处分析已披露的今年一季度财务报告,认为多数行业排头兵企业继续名列前位。 医药上市公司集中了全行业三分之一左右的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这部分优质优效资产,不仅因其占有全行业三分之一的“江山”而十分重要,更因为这部分资产基本为行业排头兵企业所控制,并对行业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因而,这78家医药上市公司在全行业4000多家医药企业中占有关键优势地位。 资本运作“惊心动魄”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一年多来的资本运作表现出十分活跃的态势,收购与反收购、兼并与重组进行得“惊心动魄”。深圳太太药业、陕西东盛科技在证券市场上大手笔地购并丽珠医药集团公司,上海复星参股天津天药股份;上海华源制药斥巨资收购本溪第三制药厂;广东白云山制药托管于广州药业股份公司,表现出医药企业在经过资本市场上十年来的磨炼,摆脱了以往的被动和困惑,打破了行业壁垒,全方位引进竞争机制,加快了产权多元化步伐。 从年报披露的信息看,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要投向是规范和积极的,募集资金投入进展总体较为顺利,项目大多正式投产,会对今明两年带来较好收益。但其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方面,医药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继续下降,仅为49.63%,低于全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19个百分点;但同时应注意到,国际上一般公认的合理负债水平是50-60%之间,而医药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处在正常水平下线,暴露出医药上市公司在投资和资本运作方面过于谨慎、进取下降、财务杠杆利用不充分的一些苗头。另一方面,2001年度,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因不规范运作,被证券监管部门公开谴责之严厉,被处罚公司的数量、次数之多,史无前例,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资金运作方面的不规范行为而引发的。 也有很多上市公司未能合理使用募集资金,闲置资金多以存银行或委托理财方式处理,以至于有的公司为委托理财问题诉诸法庭或因违规挪用资金而被中国证监会查处。医药处认为,上市公司在投资谨慎的情况下,将大量内部闲置资金作为投资资本,通过委托理财来改善经营业绩本无可非议,但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大股东极易操纵上市公司资金甚至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多种途径为自身谋利。 中成药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目标和实际表现来看,2002年上市公司面临的总体经济环境和去年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陆续出台的税收政策方面的一些调整,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有利有弊的影响。因此,从上市公司今年的总体业绩分析,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但部分优势企业可能因出现经营业绩的较大增长而在股市上脱颖而出。 化学制药工业一直在医药行业中占有比重最大,其产值占整个医药工业的65%左右。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2005年间,世界10大医药市场的化学品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将达到9%,这也预示出,我国医药市场特别是化学药品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低成本、低售价的新型化学药品特别是普药市场的增幅将十分可观,这部分产品的生产企业也将随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部分中药企业将会表现出明显的增长后劲。部分中药企业近年来加强了产品科技开发,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在GMP改造认证通过后,集中精力抓生产、促销售,产值和效益都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后劲明显提高。药品分类管理也有利于中药企业的发展:处方药于2002年12月1日起将全部不能再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而非处方药则不受此限制。由于中成药制剂在非处方药总体、甲类非处方药及乙类非处方药中所占比重分别为80.1%、82.3%和74.5%。此政策的实施将对中药行业发展有利。 据业内人士分析,医药板块受到规范行业的产业政策的影响,医药企业生产将稳步增长,但增幅有所下降。医药行业的兼并重组将继续,生产经营进一步集约化。中国制药业将进一步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生存下来的制药企业将形成与国外制药巨头相抗争的局面。李雪墨夏金彪新华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