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航母试水中国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29 01:18:25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重组、磨合,葛兰素威康与史克必成两个药业巨头在中国的手拉在了一起。2002年6月6日下午,合并后的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饭店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庆典。与别的跨国公司不同的是,作为在华举足轻重的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GSK)的庆典办得更像是一次中国医药产业高层论坛。 要做“NO.1” 论坛上,GSK大中华区(中国大陆和香港)总裁夏德康坦言,GSK来的目的就是要做中国医药市场毫无争议的“NO.1”。 夏德康不是在说大话,GSK的一系列表现已经为他的豪言壮语作了最好的注脚。 截至2001年12月,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资本投入已超过3.6亿美元,稳居中国外资制药企业的“龙头”地位。 2001年,GSK在中国制药界占尽“风流”,最引起业界瞩目的是GSK在下半年连续做了两个大手笔的投资:10月底,注册资本9200万美元的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开始运营,合资股份中GSK占了90%。而此前,外资药企在华最大的一笔投资是辉瑞大连制药厂,投资金额为6040万美元;11月初,GSK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记录”,在苏州投资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建了它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这次GSK的股份是100%。 据了解,2001年中国医药市场营销总收入为72亿美元,GSK的占有率约3%,在外资制药公司中名列榜首。夏德康预计,2002年GSK中国公司的销售额将达到3.6亿美元。他希望,2005年之前GSK在中国市场的占有比例提高到7.3%,与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持平。此外,夏德康还表示,从今年开始,GSK在中国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 “两翼”并举 做最大容易,能否做成最强?对此,GSK有足够的信心。夏德康说,GSK在中国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线。他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CT)比作GSK的“两翼”,GSK将以此在中国腾飞。 在处方药生产方面,GSK的重点十分突出,瞄准的是中国乙肝治疗领域。因为中国目前是全世界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乙肝病毒携带者将近1.6亿,而重度乙肝患者就在3000万以上,这是全球最大的乙肝药品需求市场。为了减少运输等环节的成本,并在这一市场占据最大份额,去年11月,GSK斥资12亿元把它治疗乙肝的主要产品贺普丁的生产基地,直接建在了中国苏州。夏德康表示,苏州药厂是GSK在全球投资额最大、标准最高的药品生产基地。当然,GSK的选择是有充分理由的:2000年,仅贺普丁一项GSK就卖了4亿元,占GSK当年总营收的1/4。对于价格昂贵而一直占乙肝药品高端市场主流的干扰素来说,性价比很好的贺普丁无疑是不可小视的对手。据说,迫于贺普丁的价格压力,干扰素的降价幅度曾高达60%。 GSK的另一翼,就是在中国OCT市场上赫赫有名的“中美史克”,由中美史克经营的“康泰克”、“芬必得”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去年,新康泰克的“出炉”迅速平息了PPA事件的不良影响,也展现了中美史克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强表示,根据整体布局,合并后中美史克的目标就是把OCT市场的现有优势发挥到极至。前不久,中美史克已将瑞士诺华研发的抗真菌药品“兰美抒”纳入了自己的销售体系,此举被夏德康称为“全面整合后GSK盛开的第一朵花”。 介入中药? 在不断研发新药品的同时,GSK已经悄悄的将触角伸向我国中药现代化领域。去年底,GSK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安伟杰曾在广州表示,葛兰素史克有“强烈的愿望”在中药走向国际市场上与广东方面进行合作,因为广东传统老字号中药厂数量是全国最多的。据说,GSK已为广东华南植物研究所和新加坡自然药物研究中心合作牵线,设立合作基金开发新中药。而GSK自身也一直保持着与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的合作,并投下巨资对近万种传统中草药进行筛选和开发。 不过,在研发中药方面GSK还仅仅停留在意向层面,毕竟中药的医疗理念还未被西方人真正接受,在西方国家中药至今仍被看做一种保健品。今年6月6日,GSK全球处方药总经理施伟励也明确表态,与中药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商的合作是未来计划之一,实质性的运作为时还早,目前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和资金用于中药研发。 新药“难卖” 和许多跨国公司一样,GSK的征途不可能一帆风顺。目前,最让夏德康头疼的是,价格太高的新药很难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据了解,2001年GSK在中国药品组合比例中,新药只占34%,非专利药占66%。像GSK开发的哮喘新药舒利迭,2001年全球销售额高达12亿多美元,至今还没打入中国市场。同时,新药在国内其他跨国药企中所占比例也普遍很低,如罗氏公司是20%,强生公司28%,施贵宝公司23%,默沙东公司的新药甚至只有1%。 施伟励认为,新药在中国难卖的原因有3个:首先,新药投资巨大,降价空间有限,一种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投入将近8亿美金,因此必须保证新药利润在15%以上;其次,由于中国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很重,再加上销售环节费用过高,GSK的新药在中国的零售价实际上等于170%的出厂价。比如,一种新药出厂价是100元,进入美国的医院标价会是112元,而在中国的零售价会高到170元。此外,尚不完善的医保制度也使得高价新药在中国市场没有太多的竞争力,发达国家个人只需支付25%的医疗费,而在中国个人需要支付40%-60%的费用,更不用说占总人口80%的农民需要100%自行支付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药品市场占主导位置的仍将是低价位的非专利药,而在这一领域国内许多大型药企具备强劲的竞争力。 据悉,中国的药厂数量已由几年前的6000多家减至3272家,而这个数字仍然在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减着。今年一季度统计显示,中国医药行业亏损面大幅增加,亏损面首次突破20%,达23.2%;但同时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这表明,中国医药工业正走向“寡头时代”。而国内药厂的大量合并重组,注定是未来中国医药市场的趋势。在中国药业重新“洗牌”之时,但愿夏德康能摸到一把“好牌”,更加稳固GSK的“龙头”地位。(唐宋) 背景: 迄今为止,GSK中国公司的注册总资本已达2.78亿美元(包括7家注册公司),在中国已经拥有天津、苏州、重庆、上海、广州等7个生产基地、68个办事处、5家合资企业和2000多名员工。 葛兰素史克是一家以研发为核心的跨国制药公司,2001年全球研发费用为40亿美元,销售额达295亿美元,其中新药品的营销额近54亿美元,占总营收22%,同比增长48%。葛兰素史克在新药品的研发及销售上的实力由此可见。 2000年1月17日,英国葛兰素威康和美国史克必成两大药企宣布合并,总部设在英国,以美国为业务营运中心。据了解,合并后的葛兰素史克公司市值达到1840多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集团。2001年,葛兰素史克以全球医药市场7%的份额位列世界第二。此外,《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显示,葛兰素史克公司名列第13位。新华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