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英国两大药厂葛兰素?威康和史密斯克莱-必康宣布合并重组,合并后的新公司葛兰素?史克(GSK)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剂集团,市值达1890亿美元,年营业额超过25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吉恩-皮埃尔加尼提出,要使合并后的GSK成为“科学之王”的目标。 2003年12月,GSK终于让世人见识了其“王冠上的珠宝”――条拥有1.6万名科研人员和研发一体的满负荷生产线,产值可达26亿英镑(45亿美元)。目前,GSK有82种新药和20种疫苗正处于研发中,其中44种已经进入最后试验阶段。 但是,如果加尼先生希望依靠这些骄人的数字打动GSK的股东们,却还得掂量掂量:事实上,有关生产线的消息一经公布,GSK的股价不涨反跌。像很多其他大型制药厂的投资者一样,GSK的股东们对于这些新药的回报率信心不足。据目前的市场预测,在GSK计划于未来3年内进入最后人体临床试验的20种新药中,最终能投放市场的不足一半。 再看看美国默克公司。2003年11月20日,默克传出在发现其实验鼠长出肿瘤后停止了研制糖尿病药物的消息,其股价随之下跌11%。加上另一个抗抑郁药物的试验项目也于11月遭遇失败,默克的生产线几乎完全停顿。虽然12月3日默克公布了2004年的盈利预测,但新药开发的巨大风险仍使投资者们乐观不起来。 实际上,默克和GSK并非制药行业特例,很多大制药公司过去的高成长道路已经开始出现阴霾,从20世纪90年代起相继面临专利期满、后继产品未能及时投入、业绩不振的境况。根据美国雷曼兄弟投资调查公司的统计数据,1998年至2002年,全球大型制药商平均每年着手研发的新药达59种之多,而2002年至2006年,预计这一数字将下降为50种。一位来自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的咨询顾问表示,未来5年内,很多药物专利所有权将到期,届时,仿制产品将迅速挤占大量市场份额,预计仅在美国,大型制药企业每年的销售额将损失300亿美元(约占总销售额的1/5)。全球制药行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主力药品相继专利期满,巨额的新药研究开发投资成为重负,经营风险日趋高涨,过去的好年景已发生逆转,大型制药厂迫切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来实现更有效率的研发、生产及营运。 ■ 挑 战 总的来说,大制药厂商们目前面临两大挑战。 其一是如何合理控制成本。国际药物研究中心负责人斯图亚特?沃克估计,2003年全球药物研发总投入达500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25%,销售和管理费用也大幅攀升。据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北美销售区负责人丁恩哈特介绍,在过去4年中,美国制药公司聘用的销售人员每年以54%的速率递增,目前已达到9万人,每个销售人员每年的平均花销约为20万美元。 科尔尼咨询公司的克里斯托夫?怀特说,一个典型的美国公司在销售和管理上的投入为年预算的17%,而在制药行业,仅管理费用所占比例就高达33%。怀特表示,与其他行业相比,制药公司对于外部采购人员、自动化事务处理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都相对薄弱,很多企业甚至需要内部自行加工生产,事实上,一纸外包合同就能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但更严峻的挑战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就像沃克指出的,企业的实力不仅体现在近年推出的新药物的品种与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的“原创性”。2002年美国国立医疗管理研究财团提交的《新药开发的结构变化》报告显示,2002年投资研发的药物中,全新医药成分的药品仅为总体的30%,这一比例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现在,大型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约有40%用于对现有药物的进一步改良,而并非另行研制一种全新的替代药物。 新药开发一年比一年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 对 策 为了应对挑战,提高市场竞争力,各大厂商不甘坐以待毙,各思其变。很多大制药厂商已经开始对更多的技术和产品颁发许可证,尤其是在生物技术研究的启动方面。瑞士诺华公司在剑桥设立了一个大型研发中心,以便巩固并加强与学院研究方面的合作。美国礼来公司则开通了专门网站,药品生产商们可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来,只需交付1万-10万美元,便可从网站2.5万名注册专家那里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财力。 另有一些公司则力图通过改进管理模式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美国惠氏药厂制订了新的薪酬支付制度,研发人员可根据每年公司投入研制的新药种类参与分红,这在同类企业中并不多见。该公司研发机构主管人罗伯特瑞福罗表示,过去惠氏参与前期研发的工作人员出于各种目的,常在药物进入最后试验阶段之前便将有关机密资料外泄,而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后,前后期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都大为提高,药物的研制进程也随之加快。 在研发投入方面,大制药企业往往注重大手笔,一味增加对主力医药品的投资,对于某些次要药品则不屑一顾。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研究中心的数据,一种新药从研制到投放市场大约需花费8.97亿美元。但经济学家F.M.斯切尔认为,这实际上是大型制药厂研制治疗慢性病药物的平均成本,对于其他如治疗传染病的药物研制与开发来说,成本则要低得多,大概只需1亿-2亿美元。因此,对于大型制药企业来说,适当调整所开发的新药种类结构也不失为规避投资风险的对策之一。 大制药厂同样需要通过培训加强自己薄弱的销售力量。据统计,除了新员工要接受例行上岗培训之外,只有1/5的医药公司会为销售人员再充电而额外投资。与其他行业相比,药品行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也要滞后很多。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的哈特谈到这一点时非常痛心,他说,各个专业药品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药品推销员们仍然没能好好把握,很多时候他们的免费样品甚至在接待处就被拒绝,更别提将推销电话打到主管医生那里了。 很显然,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各大制药企业只有力争进入“研发能力强――利润空间大――资金积累快――研发投入多”的良性循环发展,才能最终顺利渡过这段阴霾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