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叫做小资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8 19:07:42
写下这个标题,不禁就有些暗自得意。“难得有了个自吹自擂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呀。”接着就该轮到住在心里的那个叫做小资的家伙起哄了。它一边打着小鼓点,为自己的名字引起别人的注意感到自豪,一边打着小算盘,盘算着是编一个高潮迭起的个人历史来鼓吹自己,还是造一段缠绵诽侧的感情故事,或是用一通复杂深刻的哲学剖析来树立形象,比如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我为什么叫做小资?这是一个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然而,真实的情况总是和人们的想象相差甚远,用目前小资界的流行偶像村上春树的话来说,那就是,现实生活的情节总是反高潮(Anticlimax)的,在某种高潮臆想的背后其实只是一大片无边无际的平淡无奇的草原。休 闲 居编 辑
我总是把很多事情都当作是在1996年发生的。“第一次用小资这个名字发表文章”这件事是不是确实发生在1996年,也只是个属于大概。
反正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在一份报纸上搞了个专门介绍唱片的版面,叫做音乐花园,每月一个整版,肆意吹捧、攻击、分析、曲解我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流行或摇滚唱片。由于一贯的拉帮结派作风和霸权意识,我们只找了少数几个人撰稿,这导致有一两个人一次得写好几篇唱片评论,但又为了营造出百花齐放的假象,就不得不一个人要用好几个不同的笔名。恰好,我天生是个起名狂,每次给自己取笔名时绞尽脑汁的快感甚至可能超过了挖苦某张唱片的快感。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件有趣的差事。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用“小资”这个名字发表的那篇文章是说王菲的唱片《菲靡靡之音》,大意是说我从来不太喜欢邓丽君的歌,所以对王菲翻唱邓的歌也没什么兴趣,但文章结尾处却忍不住赞扬了一下唱片封底上王菲的造型,尤其是她在裸露的修长的腿上划着丝袜线的姿态,实在是“令人怦然心动”。这最后六个字一时成了朋友们的美谈,纷纷发出“喷喷”之声,并称赞道“这可真够小资的哇”。当时我就为小资这个名字狠狠地美了一回。
这样说来,我给自己取了个这样的笔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不过有点担心别人看自己那样的文字会嘲笑说“你怎么写得这样小资呀”,就干脆来个“本来就是小资写的呀”,哼哼,这样无话可说了吧。
毕竟,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的事。那时,“小资”这个称呼还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所以明目张胆地说“我是小资”多少有些自嘲的意思。哪知一晃就过了这么若于年,如今“小资”这个词似乎很有些时髦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呀。一不小心,什么挪威的森林呐,什么咖啡馆呐,什么爵士蓝调呐,什么岩井俊二呐,这些玩意一下子都成了备受欢迎的词语,这就有点像当年大伙儿一起鼓吹摇滚乐的情形吧。可惜当年互联网还不怎么普及,不像现在,什么事只要一沾上它总是会风靡得一塌糊涂的。我想,小资变得和流行感冒一样厉害多半也和INTERNET有关吧。
其实,所谓“小资”到底是种什么东西呢?
我最讨厌的答案是“小资是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某个叫做“小资生活”网站里展示的那种被某些物质包围的境况,简直让人大倒胃口。而我自己最喜欢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来自我对中学历史课的记忆,记得历史教材在写到大革命失败之后,“还站在革命阵营里的除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之外,还有的就是小资产阶级”;另一个解释是金山词霸里的:“小资产阶级,占有少量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别人的阶级。”
所以,最经典的诠释总是那些严肃得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定义。这和事情的真相通常都不太有趣的道理差不多。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