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人的为妻之道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0-01 17:01:28
美国流行文化中,妻子这一角色时常受到讥讽和嘲笑。在2001年的电视剧《威尔与格雷斯》(Will & Grace)中,男同性恋者威尔对他最好的女性朋友格雷斯说“不要做妻子”。格雷斯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说:“这是你对我讲过的最为下流的话”。收视一度排名全美第一的《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中也有类似情节:雷蒙德在批评了妻子的厨艺后试图安慰他,当他说“你是一个好妻子”时,后者勃然大怒:“不准这样说我,永远都不准。”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女人拒绝成为妻子。人口统计资料表明,北美地区的结婚率正在逐年下降,丈夫、妻子、两到三个孩子的标准家庭结构已被摧毁,如今只有 1/4的家庭还保持这种结构。一个女人赚到的钱越多,就越有可能推迟甚至放弃婚姻。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表明,16岁以上(含16岁)的女性劳动力人口每隔十年都在增长。1960年妇女在劳动力中的比例为36%,2000年增加到了58%。与过去二十年相比,现在的女孩子更能接受同居、私生子,虽然她们也宣称渴望婚姻,但对那种相守一生的婚姻实在缺乏信心。 休 闲 居 编 辑
传统好妻子的标准特性,诸如奴性、服从、自我牺牲,日益受到独立自主、自我实现、抱负、享乐等新价值观的挑战。“当我做伊丽莎白·赫利(Elizabeth Hurley)做够了时,才会想去结婚生子。”这位女明星2000年说。
上世纪90年代迄今西方职场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企业家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和媒体明星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都与婚姻无缘。玛莎在1989年离婚后一直保持单身,而脱口秀“女皇”奥普拉,位列今年《福布斯》杂志百位名人榜之首,从未结过婚。
这一趋势也与最近几年西方主流媒体对妻子或主妇这一形象的描绘吻合。1996年6月《绅士》(Eaquire)杂志的封面故事是“美国妻子的秘密生活”。一个女人的照片被切割成了四个部分:一个身着职业套装的职业女性,一个内衣爱好者,一个身穿围裙的家政工人,一个母亲。
“谁需要一个丈夫呢?”《时代》周刊2000年8月的封面故事这么宣称。单身女性成为所谓的“新雅皮士”(new yuppies),《人物》杂志说:“如果单身女人有这么多的选择,她为什么要成家或者是放弃一个古老的浪漫故事呢?”2001年的一期《Elle》杂志则建议,“嫁得好才是性价比最优的一桩生意”。
《绝望的主妇》风行美国后,《新闻周刊》也在今年2月刊发了封面故事《完美母亲的神话》。文中宣称:“我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一台人体电视机,24小时都填满了儿童节目,根本不能想我自己的事。做一个母亲,这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
美国女记者贝蒂·弗里丹,1963年写了《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书中谈到,上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妇女的平均结婚年龄下降到20岁,人口的出生率超过了印度,厨房、卧室再次成为妇女生活的中心。一位女生拒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奖学金,因为物理学“不具有女性特征”,她追求的是所有美国姑娘梦想的:有一个好丈夫,养一群孩子,住在郊区的花园小楼里。
果然在60年代,有无数中产阶级妇女过上了她们向往的幸福生活。可是,她们对婚姻和自己的不满也达到顶点,以至于成千上万的妇女要求助于精神病医生。到1962年,家庭主妇的这种困境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话题。
弗里丹在书中认为,所有这种强调女性的所谓温柔天性和贤妻良母角色的论调,可以统称为“女性的奥秘”。正是这种奥秘论像驱魔一样把事业型的妇女从社会里清除了,同时虚构出女人做妻子、母亲的无限崇高性。
因此她在书中大声疾呼:“如果我们继续培育出成千上万的年轻母亲,她们不去发展自己,不去继续学习,她们缺乏个性,没有一种较强的人类价值去传给她们的下一代,那么,很简单,我们就是在灭绝我们的种族,就是大规模地埋葬美国妇女。”
进入21世纪,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变迁,情况当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女人对男人的种种依附,依然是那么明显。在《绝望的主妇》中,苏珊·梅尔在感情上离不开男人,布丽·范·德·坎普在家庭上离不开男人,“荡妇”伊蒂·布利特在肉体上离不开男人,丽奈特·斯加沃在孩子上离不开男人。更绝的主妇是梅茜,向“紫藤里”各有所需的男人提供性服务,卖淫挣钱,缓解自己失业的经济危机……
无论如何,贝蒂·弗里丹的观点在几十年后仍能引起共鸣:
“在过去的60年里,我们又回到了原地,美国的家庭主妇又一次被引诱进了松鼠笼子。只是这个笼子现在是摩登的、大农场里的房子或者是一个很方便的现代公寓,这一形势并不比她祖母坐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拿着绣花箍子,气愤地为女性权力而嘟囔那时候更悲惨。也许她只是被现代家庭主妇这一角色的巨大需要所禁锢住了,因为做一个家庭主妇同时意味着要担负以下职责:妻子、女侍、母亲、护士、消费者、厨师、司机、室内装饰的专家、幼儿看护者、电器修理者、家具改装者、营养专家和教育者。”(时代人物周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