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女生调查性教育:敏感话题遭遇尴尬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29 23:39:13
深圳皇岗中学一位14岁的初二女生郑晓玲,在两名同学的帮助下,花了近一年时间,对全市7所学校、40多个家庭和750名初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状况问卷调查,并写成了长达10多页的调查报告。在5月举行的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这个调查项目获得金奖,并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今年8月在成都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青春迷惑促成调查 休 闲 居编 辑
“女孩来月经后就会变笨吗?”“第一次梦遗你是怎么面对的?”“少女怀孕怎么办?”……郑晓玲设计的性教育调查问卷显得有点“笨拙”,但它面对的是初中生。郑晓玲说她进行这项调查的初衷完全是因为青春期身心变化带来的烦恼和好奇。
调查报告还在进一步完善。右一郑晓玲,左一指导老师谢宝凤
上初中以后,晓玲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悄悄发生变化,月经的到来让自己感到惊慌又好奇,在家不好意思问父母,在校问老师,却把老师搞得一脸通红。而同时,晓玲发现身边的很多女同学都有同样的烦恼。班级里也充斥着一种青春的朦胧情绪,开始有早恋现象:班上一个漂亮女生有许多男生喜欢她,最近,有一个男生公开追求她,对她事事关心,总是找借口接近她,让她束手无策,认为他是在骚扰她,也不知如何是好。种种现象让晓玲困惑不解,一开始她和同学们讨论,但是由于大家都缺乏性方面的知识,最终讨论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而学校开设的生理卫生课内容生硬,几乎从中得不到什么启发。与其讨论,还不如搞个调查,一个念头在晓玲心头萌发了:给同龄人做一个性教育调查,鼓励他们接受更多的性知识,也给老师教学提供参考。
敏感话题遭遇尴尬
晓玲的想法得到两位要好同学王小英和赵晓容的支持,2003年6月,她们开始准备这项性教育调查:在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在网上通过QQ向同学收集“青春期问题”。皇岗中学校长蔡舒敏知道此事后,开明地给予了支持,专门派谢宝凤等三名老师前去指导。不久,一份由60个问题组成的问卷设计完成。问卷做好了,但调查并不顺利。她们的问卷被许多学校的老师拒之门外,理由是,“性教育”太敏感了,学生原本没有性问题,看了问卷的内容反而会想入非非。晓玲上门去与同学家长做访谈调查,才说明来意,大部分家长脸刷地就红了,气氛变得很尴尬。一位家长说:“我们小时候没有性教育,不也长大了吗?长大了你们自然就懂了。”与这些家长和老师的态度截然不同,大多数学生都对这个调查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问卷拿到班里去,全班立即像炸开了锅。这部分回收的问卷都填写得相当认真。至今年5月,三个女生完成了对全市7所中学、40多个家庭、750多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折射隐忧
拿到调查报告,其中有不少喜人的信息,但更多的则反映出当前初中生在性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隐忧。
首先,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性问题态度是封闭、回避的,他们视与孩子谈性为禁区,存在“谈性色变”的观念。调查显示,有71.6%的家长从不会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知识,当孩子向父母询问性知识时,14.5%的家长会加以斥责,27.7%的家长会进行欺骗,只有18.6%的家长耐心回答。在看电视出现亲热镜头时,有48.6%的家长会换台。
其次,性健康教育从教材到授课方式都不完善、不系统,没有解决初中生的需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调查显示,21.3%的学校没有有关性教育教材,有也大多是“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或“生物”。当生物课讲到“生殖”章节时,3%的老师略过不讲,超过10%的老师让学生自己看。
再次,初中生获取的性知识不系统,缺乏科学性。目前中学生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同龄人与科普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仅有少数来源于父母或老师。例如,本次调查表明,遇到青春期问题求助对象,85%的学生会上网查询,求助父母和老师的只占30%。
建议开设家长课程
根据调查结果,调查者给现行的性教育一些建议,她们认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至少还要开设两门性教育课程。一是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由专业的性教育老师任课,最好是年轻的女老师。二是开设家长性教育课程。在孩子的性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同样重要。因此,有必要开设家长性教育课程,让家长能主动且有效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可喜的是,这个调查报告很快显示了它的现实意义,郑晓玲所在的皇岗中学采用了调查报告中的建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性教育家长课堂”。另外,学校还将性教育列为“第二课堂”的内容,在校学生可以自由选修,而任课的老师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专业年轻女老师。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