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极莫不容——欧阳中石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05 19:16:58
欧阳中石,山东泰安人。1928年生,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研究中国逻辑史。曾长期任教于中学。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教育家。在中国逻辑史、京剧、国画、汉语音韵、语文教育、书学、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著作等身 欧阳中石先生经常说:“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不知不觉地就走到这里来了。”如果从他的经历来看,这话似乎不是谦虚。
休闲 居 编 辑
他生长于山东-中国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地区,考到北京,先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攻读中国逻辑史。毕业以后,他第一次“不务正业”,被分配到中学,结果中学的各门课程几乎都教过。期间他潜心研究了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后,提出了一套很见成效的方案。于是调入北京师范学院。在大学的舞台里,他在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化方面的积累,得到了重视,于是在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下,从1985年起至1993年,建立起从博士、硕士、本科到专科的各层次高等书法教育系统,并于1998年起至1993年,建立起从博士后,完成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书法教育)学科的建设工程。这一工程的完成,标志着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书法艺术正式加入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从大学毕业后,他就几乎再也没有时间来专心研究自己的 “本行”,包括他从小就非常喜爱的中国另几门传统艺术-京剧、国画以及诗词曲联。 然而,结果是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他不仅成为了书法文化研究的专家、著名书法家,而且在自己的专业逻辑史方面仍然有所建树,对于京剧、国画、诗词曲联各门艺术也都是专家。看这个结果,所谓“不务正业”,就无从说起了。 为什么?因为他始终走在学问之道上,从来也没有离开过中国文化研究这个领域。只 是,在这个领域里,他比一般人踏过的地方多一些,作出贡献的方面多一些:青年时代,他一边读大学,一边追随奚啸伯先生学习京剧,那时已经开始了对京剧的理论研究。此后的几十年,他对京剧的音韵、唱腔、表演、流派、历史乃至京剧的继承发展问 题,都作过探讨; 中学语文教改方案,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学科教学法问题,然而他的方案,浓缩了他对于中国文字、语文特色的深刻体悟,并经过了严格的逻辑推演,已经俨然自成体系; 他曾经独立完成过一部《中国逻辑史》,可惜遗失了,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后来参与了国家项目《中国逻辑史》,主编了中国逻辑函大教材《逻辑》;对于中国艺术,他多能并善:国画承齐派,笔墨生机活泼,构图富于情趣,深得传统文人画的意味;诗词曲联创作,硕果累累,既有应时颂世的宏篇巨构,也有纪游泳景的巧思佳作;至于京剧表演艺术,更深得奚派的神韵,早已享誉剧坛。能够在上述的某一方面取得这样的成就,已非易事,更何况要博综兼优。但欧阳先生从来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他最近写作的一幅书法作品说: “昊天无私覆,空极莫不容”。他自称喜欢“见异思迁”,而实际上是始终保持着对于学问尤其是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因此他总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 “用智慧夺取时间”,找到各学科的关键,整理出头绪,迅速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随着对各学科研究的深入,他自幼就已经打下的坚实的中国文化修养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持续的深化,各学科之间的轸域逐渐汇合,聚拢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是,欧阳先生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中国逻辑史”、 “书学”、“京 剧”、“诗词曲联”、“语文教学”……,而是整个的“中国文化”了。当书法的博士教育开始时,他在听取了国内专家的意见后,确定以“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理论”为考试的第一科目:当2000年首都师范大学成立系级编制的中国书法方面的研究所时,他坚持应当命名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的教学、科研体系内,“中国文化”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北京市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书法与中国文化》即是这一思想的结晶。反过来,以如此全面的文化研究为依托,欧阳先生在中国书法艺术上的造诣,超越了具体的技巧层次,而进入了“道”的探求。他提倡,“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赋以生机”。他作书,各体兼善,尤其行草书深入东晋堂奥,得潇洒灵动、婀娜刚健之致,享誉国内外。他的作品,强调书示的形式美与文辞的内容美有机结合,审时度势,应事面作,切题以成,“文心书面”,力求在整体意境上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特有气质与风度。欣赏者不仅能从点划、布白、墨彩中观赏到中国书示艺术以简驭繁、虚实相成的美,而且可以体悟到中国文化包容博大的内涵。例如,“天人合一”的古老观念。《咏泰山诗》同样是这样的佳作。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书写于中国书法研究所里,有所训的性质,则取中国儒家思想之刚健有为以图奋勉之效。欧阳先生已是73高龄,但是他仍不停步。正如他一直以来所作的一样,徜徉于中国文化的浩博天地里,以博大的胸怀,用“空极莫不容”的态度,继续研究着、探索着。而且,他还希望能够把薪火尽快地传下去,因此他至今仍然主持着中国书示文化研究所的工作,指导着多名博士研究生,他想带动年轻人迅速成长,光大这门古老艺术,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