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演变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04 08:28:55
黄龙祥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北京100700)
摘要 本文在“经络学说的由来”一文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早期的经络学说演变为《灵枢·经脉》经络系统的具体过程,并深入分析了其演变的原因及其文化背景,同时辑出三种与《经脉篇》不同的古代经络学说佚文,供进一步研究之参考。
主题词 经络学说/历史休 闲 居编 辑
经络笔者在“经络学说的由来:一文(《中国针灸甜1993年第5期》中已阐明古人在长期的针灸诊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人体上下联系的规律;并认为这种联系是通过血脉,以最简单的直线联系实现的,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经脉学说以解释人体上下所存在的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后来古人通过对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推测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是循环的。这种认识在’《内经》中反映得很清楚。例如“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灵枢·痈疽》)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素问·举痛论》)为了使经脉流注如环无端,原先的自下而上向心性流注的经脉中就必须有一半是离心性流注。同时基于“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的认识,古人又将每一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相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内外相连,上下相贯的复杂的经络系统。以下从经脉循行及经脉与脏腑联系两方面具体论述《经脉篇》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以及建立这种新型学说的理论基础。
1 经脉循行《经脉篇》经脉循行的一般变化主要有四点;①增加了相关经脉之间相互衔接的分支,以建立经脉依次循环流注说。②增加了体内经脉属络脏腑的循行线,以强调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③经脉流注次顺:先手经、后足经,按三阴(太阴)、二阴(少阴)、厥阴(一阴)顺序流注。即: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足少阴;手厥阴→足厥阴。这种三阴排列顺序还见于同篇十五络脉及《经筋篇》。④经脉起止点:两种帛书《十一脉》所记经脉起点多位于手足腕踝部(《阴阳十一脉》肩脉止于手背;太阴脉止内踝上廉)。而《经脉篇》手三阳与足三阴经均起于相应手足指端(足少阴起于足下);手三阴与足三阳经则止于相应手足指端。因为指端可以触及脉动(古人也曾用作诊脉部位),《经脉篇》手三阴、足三阳(除足太阳外)终点仍作“出其端”,沿用了原帛书中以“出”表示脉动处的原意。将经脉起止点由原腕踝部脉动处延至相应指端脉动处是很自然的。早在《足臂十一脉》手阳脉中已出现“出小指”、“出中指”的记载。至《太素·阴阳合》、《灵枢·根结》所载经脉之根已全部移至指端。经脉行至指端也便于手足部表里经的相互衔接。此外,《经脉篇》所载经脉循行在某些方面还有以下一些特殊的改变。
(1)手足阳明经在面部的左右交叉《经脉篇》十二经脉中只有手足阳明经在面部出现左右交叉现象。这主要不是基于解剖上的新发现,而主要是出于阳明脉“入鸠遍齿”的需要。《阴阳十一脉》中手阳明脉作“齿脉”,其循行“入齿中”。《灵枢·寒热病》更明确指出臂阳明“入鸠遍齿”;手阳明之络也“上曲颊遍齿”。而上下齿并非一体,故左右阳明脉欲遍布于齿,则只有在上唇或下颏部左右相交,而且是自上而下的足阳明脉交于下颏,自下而上的手阳明脉交于上唇。 《灵枢·寒热病》谓足太阳脉“入鸠遍齿”,而汉代古籍中确有记载足太阳脉循行至“两板齿”者。但从《寒热病》所载脉行部位“在鼻与鸠前”看,仍属《经脉篇》足阳明经范畴。而且,手足同名阳经的终点,在两种帛书《十一脉》中即有趋于一致的倾向,《灵枢》载阳经之“标”的部位更明显地反映了这一规律。故《经脉篇》以足阳明,而不是足太阳,入齿中,是合乎这一规律的。
(2)足太阴、厥阴脉终点足太阴脉终点,《足臂十一脉》止于大腿内侧根部—腹股沟处;而《阴阳十一脉》载太阴脉起点“被胃,出鱼股阴下廉”。《 经脉篇》足太阴脉终点为“连舌本,散舌下”;足太阴经别“贯舌中”;足太阴之标为“舌本”。《素问·热论》也曰:“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可见,足太阴脉与舌、咽联系的文献记载很多。至于足厥阴脉的终点,两种帛书《十一脉》中均止于小腹前阴部。《太素·阴阳合》载厥阴脉“结于玉英”,杨上善注为前阴部。至《素问·热论》则补充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厥阴脉与与舌的联系盖源于古人对前阴与舌的病理联系的把握。张家山汉简《脉书》谓“舌捆囊拳则筋先死”。《素问·诊要经终论》则发展为“厥阴终者……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经脉篇》则解曰:“肿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于是王冰在注《素问》时,在《刺腰痛》、《刺热》、《厥论》三篇注足厥阴脉循行时,均注有“络舌本”字样,宋臣《新校正》已言其误。至于《经脉篇》足厥阴脉循行“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强;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一段,系《素问·骨空论》督脉行处,而督脉只与足太阳、少阴联系,与足厥阴无关。《经脉篇》足厥阴脉循行中增此一段,盖出于经脉连环的需要。因《灵枢·营气》足厥阴之后须接督脉。
(3)足少阴脉与冲脉 《内经》所载冲脉的循行与足少阴脉很相似。在腰背部,二脉并行于脊内;在腹部,“冲脉者,起于气衔,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而《用乙经》足少阴注文日:“一本云从横骨中挟脐,循腹里上行入肺”:在下肢,冲脉“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衔,循阴股内廉……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 (《灵枢·逆顺肥瘦》)。为什么《内经》中常将冲脉与足少阴脉相联系呢2。《素问·阴阳离合论》曰: “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正因为太冲、少阴同处一个方位,自然在循行分布上有相同之处。也可以认为二者本是源于一脉。由于二者关系密切,王冰注《素问》时也难以明辩,而将《定论》中“伏膂之脉” (《灵枢·岁露》作“伏冲之脉”,均指冲脉)注作“肾脉之伏行者”。
(4)躯干部足三阴脉的循行分布由于躯干只有一个,由两下胶而来的阴、阳脉不可能在躯干表面按下肢的阴、阳脉排列规律加以区别排列。故《经脉篇》足三阳经在腹部的排列仍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与下肢阳经排列规律相同。而足三阴经行于腹内后,循行于各自相表里的阳经区域,即太阴行前腹部,厥阴行于侧胁部,少阴行于后背脊内廉。从腧穴排列规律看,前腹部为足阳明、太阴脉气所发穴,侧胁部为足少阳、厥阴脉气所发穴;背部二行应为足太阳、少阴脉气所发穴。但由于腹第一行穴已归入冲脉、足少阴脉气所发,则背部第一行穴便无脉可归。或许正由于此,《经脉篇》足太阳脉在背部又增一分支。“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胂”(现行本误作“胛”,并混入“挟脊肉”注文三字),但从字面上看不出与足太阳脉直行支“循肩髆内挟脊”有什么区别。虽然王冰注本《素问·气府论》将五脏六腑之俞归入“足太阳脉气所发”,但杨上善《太素·气府》中没有这样的记载。看来《经脉篇》所增之足太阳在背部的分支在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
在《内经》时代,除了《经脉篇》修定的经络学说外,尚有一些不同的经络学说流行。今之可考者有以下几种:①汉代郑玄注《易纬通封验》曰:“手太阴脉起手大指内侧,上贯咒唾,散鼻中”;“太阳脉起足小指端,至前两板齿”; (这与《灵枢·寒热》观点相同) “手太阳脉起手小指端,上口下目内眦”;“足少阴脉起于足,上系口”。从这几条注文看,不仅经脉循行与《经脉篇》不同,而循行方向也均为四肢末端向心性流注。②《史记·仓公传》:“肝—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妇人良方》第22卷引《经》云:“期门乃胃之大络”,盖承仓公之说也。③《针灸甲乙经》注足少阴脉曰:“一本云从横骨中挟脐,循腹里上行而入肺”;又注足厥阴脉曰:“一云其支者从小腹与太阴、少阳结于腰髁,夹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上述足少阴脉分支为腹部第一侧行穴归冲脉、足少阴脉气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足厥阴脉分支内容又见于《素问·刺腰痛》王冰注。这一分支为肝经病候“腰痛”提供了经脉循行的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分支在《明堂经》残页八髎穴中得到印证,可见确有所本。
2 经脉与脏腑的联系早期的经络学说反映的是一种人体上下联系的规律,与内脏不发生联系。后来阴经由四肢内侧顺势入行胸腹内,逐渐与五脏相联系,而阳经与六腑的联系则出现较晚。例如《素问·热论》足三阴经已与相应内脏联系,而足三阳经均未与相应六腑联系。《三部九候论》手阳明脉候胸中之气而不是大肠之气,即是很好的例证;经脉与脏腑联系是《经脉篇》与两种帛书《十一脉》分歧最大的部分,有必要展开讨论。
(1)心与足阳明在《经脉篇》,心与手少阴脉联系。而在《内经》其他篇中,心多与阳明相联系。例如《素问·脉解》曰:“阳明络属心”。此外,《素问·逆调论》、《阴阳类论》、《四时刺逆从》、《太素·阴阳杂说》、《脉论》等篇均以心与阳明联系,这很可能是受了易学的影响。《周易·说卦》曰:“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故《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即阳明之地。王冰注曰:“心,广明藏”; 《太素·脉论》及金元起本《素问·经脉别论》均曰:“阳明藏何象?象心之大浮”。故《内经》中多以心与南方火相配,《太素》及《灵枢·九宫八风》:即以心与南方离卦阳明之位相配。至于《经脉篇》手少阴脉分支“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亦受“阳明络属心”的影响,《灵枢》阳明之别载有同样的内容,盖因阳阴离卦在人体配目。附带说明,《内经》中对“阳明”一词的解释“两阳合明”,或“两火合明”原本是对离卦卦象?的说明。因为?为火,为明,两?相合而为离卦,即所谓“两阳合明”、“两火合明”。《经脉篇》虽以阳明脉配胃,但阳明经病候中仍以神志病变为主。
(2)胃与足太阴脉《阴阳十一脉》及《脉书》均曰:“太阴脉是胃脉也,被胃”;《素问·热论》也谓太阴脉“布胃中”。为什么太阴脉与胃联系?因为早期胃属五脏之一,相当于后来脾的地位。《淮南子·坠形训》正以中尖黄色主胃,开窍于口。后来脾逐渐与胃相提并论,例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以足太阴脉候“脾胃之气”;《灵枢·五邪》论五脏之邪,也唯独脾脏作“邪在脾胃”。渐渐脾完全取代了胃的地位而属足太阴脉,但在《素问》中一些早期篇章如《刺禁论》、《刺疟论》及《太素·阴阳杂说》等篇中仍可见有胃与五脏相提并论的记载,这些都是早期胃属五脏的脏腑学说的反映。《经脉篇》虽以足太阴脉属脾,但其病候仍以胃的病候为主。(3)三焦与手少阳、足太阳脉《内经》中三焦与膀胱的关系密切。《灵枢·本输》谓三焦者“属膀胱”;《灵枢·本藏》也曰:“肾合三焦膀胱”。而且,某些三焦、膀胱病症的论述也完全相同,例如《素问·宣明五气》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本输》则曰:“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可见,三焦与足经,特别是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系远比手经密切。故《经脉篇》虽以手少阳配三焦,但对三焦病的治疗,仍取足太阳经穴——委阳。为了解决这一理论与实践不符的矛盾,《本输》又另立一足三焦脉,作为足太阳之别。敦煌卷子佚名氏《脉经》也曰:“右肾及手心主合三焦。三焦之气有名无形,在手名少阳,在足名巨阳”。《医心方》引《产经》文也以手少阳脉内属于上焦。又大肠、小肠均在膈之下,从临床角度看,与足经的关系更为密切,治疗上也取足经穴,故《灵枢·本输》曰:“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经脉篇》在经脉与脏腑联系方面之所以与《内经》其他篇及非医书有所不同,是因为早期的脏腑学说本身并不统一,诸说并存,而且经脉学说与脏腑学说原本是独立发展的,经脉与五脏的三阴三阳命名也存在分歧,同时二者的命名方法也不同,这样两种学说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矛盾和分歧。至于《经脉篇》经络学说中与临床实践不合之处则显然是受当时机械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本文及“经络学说的由来”一文,重在讨论经脉循行部分,关于经脉病候的来龙去脉已另文论述此处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