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乙醚能把人迷昏?
人气:
91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27 11:30:10
>>>>>>>>提问那被迷昏的人之后有没有副作用?
休 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乙醚 C2H5OC2H5
1、别名英文名
依打;Ethyl ether、Diethyl ether。
2、用途
做蜡、脂肪、油、香料、生物碱、橡胶等的溶剂,麻醉剂。
3.制法
用浓硫酸使酒精脱水。
4.理化性质
分子量: 74.12
熔点: 一116.2℃
沸点: 34.6℃
液体密度(20℃): 713.5kg/m3
气体-密度: 2.56kg/m3
相对密度(45℃): 2.6
临界温度: ;193.55℃
临界压力: 3637.6kPa
临界密度: 265kg/m3
气化热(34.6℃): 351.16kJ/kg
比热容(35℃,101.325kPa): Cp=1862.13J/(kgK)
Cv=1724.0lJ/(kgK)
(液体0℃) 2214.82J/(kgK)
比热比(35℃,101.325kPa): Cp/Cv=1.08
蒸气压(20℃): 58.93kPa
粘度(气体,0℃): 0.000684Pas
(液体,0℃): 0.002950Pas
表面张力(20℃): 17.0mN/m
导热系数(0℃): 1298.3X105W/(mK)
折射率(液体,24.8℃): 1.3497
闪点: 一45℃
燃点 160℃
爆炸界限: 1.85%/36.5%
燃烧热(25℃): 2752.9kJ/mol
最大爆炸压力: 902.2lkPa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 4.1%
最易引燃浓度: 3%
最小引燃能量: 0.19mJ
毒性级别: 2
易燃性级别: 4
反应活性级别: l
乙醚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特殊气味的无
乙醚微溶于水,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纯净的乙醚在医疗上用做手术时的全身麻醉剂。(工业上乙醚可由乙醇分子间脱水制得)
1.优点①镇痛作用强,又可促使骨骼肌松弛;②3—4倍于常用量时,对循环功能的抑制才达到危险的地步,故较安全;③直接的麻醉死亡率低。
2.缺点
气味不佳,刺激性强,能促使口鼻腔和气管支气管粘膜、粘液腺分泌增多,气道难以保证通畅,吸入全麻诱导中,屏气、呛咳、喉或支气管痉挛时常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多;
化学性质不稳定,暴露于空气中,遇光或受热即变质,生成过氧化物或乙醛,刺激性更强;
纯度要求高,微量的杂质即增加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困难,事后并发症更多;
全麻的作用起效慢,诱导期不仅太长,且可有兴奋阶段,临床上需另用全麻诱导药;
苏醒期间胃肠道紊乱常见,恶心呕吐发生率可高达 50%以上;
乙醚麻醉时,胆汁分泌减少,肝糖原耗竭,血糖升高,这些改变对正常人可无重要意义,但对核尿病患者或肝脏病变者则未必然。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