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问题!
人气:
62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24 08:31:06
>>>>>>>>提问我,男,今年29,从小到大,经常因为各种原因闹肚子,近几年越发明显,饭菜稍微有点不卫生或有时多吃了几样东西(比如这次,前天下午吃了肉饼、芒果、豆浆等后,就拉肚子,而且是突发性剧痛,痛来的非常快,一天有时两次),别人吃着没事,我就会拉肚子,然后就吃氟派酸治疗,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痛苦,我都不大敢在外面吃饭,喝啤酒稍过量基本就会泻肚子的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你可能有“功能性肠病”!
何谓功能性肠病
张大婶经常出现便次多、便稀等腹泻症状,偶尔亦会发生便秘。虽然多次求医但效果都不明显。有时也会恢复正常排便,但稍有风吹草动,例如吃的不合适或情绪发生波动,就又会旧病复发,出现腹泻症状。张大婶一直担心是胃肠道疾病,但经医院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遂确诊为功能性肠病。
像张大婶这样的功能性肠病其实并不少见,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腹泻患者中,大约40%~50%所患是功能性肠病。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常被看作是炎症性肠病或感染性肠病,结果造成抗菌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滥用,疗效反而更差。那么,功能性肠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功能性肠病的发生并非单一由某种因素所致,而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其中,肠道运动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可使得直肠敏感性异常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构成功能性肠病的发病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受到食物、感染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都会诱发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腹泻的三个发生机理是:①结肠蠕动过强、过快,引起排便反射而致使便次增加。②结肠分泌量增加,使得大便变稀和形状改变。③食物分解及产气增多,刺激肠壁而致排便反射增强。在功能性肠病中,上述3个发生机理可单独存在,也可联合存在。
像张大婶这样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肠病,还可称为功能性腹泻或肠易激综合征。其腹泻特点是,每日腹泻次数不超过5次,以糊状便为主,偶尔可伴黏液便。有时先为成形的软便,而后转为黏液便,也可在大便表面附有黏液,但不会有脓血便。虽然患者常有腹泻症状,且持续时间很长,但不会因此而发生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患者一般状况良好。除了具有特征性的腹泻外,多数患者还具有特征性的腹痛不适,其腹痛并不重,常为钝痛或胀痛,患者一般能够耐受。腹痛好发于餐后或排便之前,持续时间短,仅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排便后可自行缓解。由此可见,功能性肠病是一种预后较好的功能性疾病,不必对此顾虑重重,平添烦恼,反而因精神心理因素而引起病情复发或加重。
针对功能性肠病的治疗,不能单靠药物,而要将生活方式的调理与药物治疗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减少复发和减轻症状的良好效果。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①查找诱发因素以避免之。②乐观豁达,防止产生焦虑、急躁、抑郁和紧张等,以防止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③饮食调节不可忽视,主要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避免吃产气多、含植物纤维多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目前,尚无治疗功能性肠病的特效药物,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可选用改善情绪、抗焦虑、调节肠道功能、保持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以及解痉、保护胃黏膜药物,但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用药,效果会更好一些。注意不要随便服用止泻药。
以上,仅供参考。祝你健康!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