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常见问题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6-05 08:23:05
耳的构造是怎样的?各部分如何协调工作,使能听到声音?
听觉的形成,全靠一个精细的、协调得很好的系统在工 作,这个系统由耳的三个部分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即最容易看到的部分,专门收集声波。声波经过短短的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是将外耳与中耳分隔开的一层膜,受到声波的撞击就产生振动。在鼓膜的内侧有三块相连的小骨,合称听小骨,按其形状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听小骨接收到振波之后将振波放大,传送到耳蜗中的液体。所谓耳蜗是—个形如蜗牛壳的骨质结构,位于内耳,大小约如一颗蚕豆。耳蜗含有感受器细胞,上有毫毛, 可将振波转变为电脉动,电脉动由听神经传递到脑,在那里给转换成为所听到的外界声音。
休 闲 居 编 辑
据说人的平衡感觉集中在耳内,这是真的吗?如果是这样,是耳的哪个部分跟平衡有关?
这是真的,是内耳协助控制平衡。除了耳蜗,内耳还有三个充满液体的管道和两个腔室,全部互相通连。头部的任何运动都会使这些管道中的液体荡漾起来。结果,复杂的神经信号传送到脑。脑综合耳的信号以及来自有关肌肉和眼睛的信号,就可告知身体必须做什么以保持平衡。
分贝和频率究竟是什么?跟听觉有何关系?
这两个词描述同一能量系统即声音的两个不同方面。分贝表示声音的强度或者响度,即音量。人耳所感觉到的最弱声音为零分贝;微弱的耳语为十分贝;平常的谈话为六十分贝;摇摆音乐会中响亮的乐声可高达一百二十分贝。分贝是声音的对数计量单位;增加十分贝等于声音强度增加十倍,增加二十分贝等于声音强度增加一百倍,增加三十分贝等于声音强度增加一千倍。
频率即一秒钟内通过某一特定点的声波数量或周数。音调高低与频率有直接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测量频率的单位是赫兹,即每秒若干周。听觉正常的人,应该听得到的声音频率大约为每秒二十到两万周。大多数人年龄越大,听较高频率声音的能力就越低。
有些人喜欢把立体声调至震耳欲聋的程度,如此“震耳”的声音真的会使人耳聋吗?
过分响亮的声音有很大破坏力。八十五到九十分贝以上的 响声足以损害内耳神经,降低听力。假如损害的范围相当广泛,神经死亡,听觉就遭到永久性损害。听觉受损害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噪音的强度和暴露于噪音中时间长短。噪音的强度越大,人能够耐受的时间越短。例如风钻的噪音约为一百分贝,不消两个小时就能损害人的听觉。近距离炮弹发射的响声为一百四十分贝,能使人立刻丧失听觉。摇摆音乐会的声音强度可高达一百二十分贝,能造成永久性听觉损害。虽然在初起时听觉并未明显受损,然而其作用是累积的,继续或经常暴露于这种噪音中,听觉受损的程度就不断加重。
用耳机收音机收听响亮的音乐,对听觉有害吗?
这是有害的,使用各类型的音响装置的耳机,不可把音量调得太大。假如由耳机传出的声音响至旁人也听得到,就会损害使用耳机者的听觉。
中耳炎有何危险?
由中耳炎引起的并发症会一度非常严重,经常导致乳突感染,必须动手术治疗,结果在耳后留下疤痕。在某些病例中,中耳炎可引起脑膜炎。即使在今天,做了手术后,耳道中还可能留下一个空腔,必须由医生定期清洗。由于抗生素和特殊均等压管的使用,并发症已不常见;通常是中耳炎得不到适当的治理,才会引起并发症。
成人也可能患上中耳炎,儿童更易患上此病;在感冒后患上中耳炎是幼儿期最流行的疾患,其危险性不在于偶然的急性发病,而是在于变成慢性中耳炎。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急性中耳炎,而慢性中耳炎会导致中耳阻塞和液体积聚。这种耳病造成的液压不仅引起疼痛,而且造成儿童轻度至中度的暂时听觉缺失。这对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此时他们的耳朵须要不断受到声音的刺激,其听觉和语言功能才得到正常发展。
假如液压过高,鼓膜就有破裂的可能,耳科学家可进行一种称为鼓膜切开的手术,即在鼓膜上开一小切口,以便排出液体。患严重感染者,则须排出脓液。做这种手术排液或排脓,有助于减轻压力,恢复听觉。
在户外使用铁锯或类似的工具,是否必须戴上耳塞或耳套?
戴耳塞或耳套是明智之举。铁锯的声音高达一百分贝水平,使用一小时即可损害听觉。 不要只用棉花塞耳,因为声音很容易穿过棉花。应当戴上耳塞,最好使用特殊的保护耳套,两者都可将噪音降低二十至三十分贝。耳套比较舒适,而且经久耐用;耳塞比较便宜,并且不妨碍使用护目镜,比较方便。保护听觉最好的方法,是既用耳塞又戴耳套。
工人须严格遵照职业安全守规,在工作时戴上保护性耳套。还要记住有些户外工作和户外活动,诸如打野鸭、射击一类的运动,也有同样的危险。
穿耳孔可自己动手或找朋友帮忙吗?
穿耳孔的过程很简单,但也有感染的可能。因此,应该由医生或信誉优良的珠宝商动手,不可随便让没有资格的人穿耳。 有一种设计特殊的穿耳工具,一两秒钟就可把耳孔穿好,只引起极轻微的痛楚。珠宝商知道如何给穿耳的部位消毒。穿耳后,可选购一对足金或十四K金的小耳环戴上,以预防感染,并防止孔眼闭塞。
有昆虫进入耳内,应该怎么办?
这是—个恼人的问题,但并不严重。试让灯光照进耳时将昆虫引出来。假如不成功,滴些矿物油入耳内,杀死昆虫,减轻刺激,然后找医生把昆虫取出来。当然,也可以一开始就找医生帮忙,取出昆虫。
听说耳垂有皱纹是患心脏病的征象,这是不是无稽之谈?
乍听起来,似乎确是无稽之谈,但其中可能也有些道理。某些病例中,耳垂出现斜皱纹,是心血管问题的表征。 个中的原因尚未明了,有一种解释说耳垂的小动脉随着躯体的动脉一起硬化。这种西方的古老“望”诊到底是否准确,目前尚无定论。
什么叫游泳耳病?
游泳耳病即外耳病,是一种外耳的真菌或细菌感染。尽管称为游泳耳病,患者却不限于游泳者,任何人都可能患此病。洗头、淋浴或任何导致外耳道潮湿的活动,都可引起此病。症状是轻度瘙痒和疼痛。彻底弄干外耳或小心把外耳中的水都抖出来,可避免外耳炎。若有需要,把几滴外用酒精滴入耳内,使耳道干燥,然后耳道朝下摇摇头,用电吹风机吹干耳部很有效。如果游泳耳病持续不愈,或疼痛多日不减轻,就应该去找医生诊治。
晕动病与耳有关吗?
晕动病与平衡觉有很大关系,平衡觉部分由内耳控制。患者乘车、船或飞机,内耳的液体荡漾,混乱的神经脉冲传递到脑内的平衡中枢。这时,视线不能集中在固定的地平线上,也将混乱的信息传递到脑。某些脉冲最后到达脑里控制恶心和呕吐的部位,其结果是大家都熟知的,有些药物可于启程前使用,以防止发作晕动病或减轻症状。
乘飞机时耳朵闭塞,是什么引起的?
中耳内的空气压力和外界的空气压力不相等,耳就有闭塞感,听力减退。在正常情况下,连接中耳和鼻后部的耳咽管可保持鼓膜两边压力平衡:中耳内的空气被耳壁上的膜吸收,空气就从耳咽管进入,填补空位。如果耳咽管受到阻塞,则中耳腔处于真空状态,鼓膜内陷,有时产生疼痛。由于鼓膜振动的能力减弱,接收和传送声波振动的能力降低,造成听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听到的声音仿佛被什么东西捂住了。
飞机升降时,周围的空气压力迅速变化,耳咽管往往不能同样迅速地作出反应,以致出现一时阻塞,只消等上一会儿,耳朵内砰的一声,阻塞就解除了。有几种方法可以预防这个麻烦:吞咽、打呵欠、嚼口香糖或吮糖果都有助于运动肌肉,使耳咽管开启。闭住嘴捏鼻子轻轻地吹气,直至听到耳内发生卡喀一声,即可缓解鼓膜的压力。假如带着婴儿旅行,可以在起飞和着陆时让他吮吸奶瓶或橡皮奶头。
患有重感冒或鼻窦炎,是否要避免乘飞机旅行?
患有慢性鼻窦炎或重感冒的人,乘飞机时很容易发生耳塞,出发前可以采取几种预防方法。大多数权威人士建议,在起飞和着陆前立即使用通鼻药,使鼻道畅通,防止耳塞。 假如在飞行结束的四十八小时后仍有耳塞,应当去看医生。医生可能决定在鼓膜上开一个小裂口,以使鼓膜两边的压力均衡。
因头部受到碰撞而鼓膜破裂,会自行愈合吗?
这取决于鼓膜受损究竟属于轻微还是严重。有百分之九十的鼓膜损伤会自然愈合,其余百分之十可能需要由外科医生治疗。 遗憾的是,有许多人用铅笔或其他尖锐器物企图取出发硬的耳垢,结果刺破鼓膜,所以决不可将任何东西插入耳道。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