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从哪里来?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7-16 08:33:05
同时发现的。1981年,有两种现象引起了医生们的注意,一种是以前极少有的皮肤疹块越来越多,疹块就像齐波卡肉瘤,会像皮肤癌一样恶化;另一种现象是由卡氏肺囊菌引起的肺炎。有位叫卡里尼的博士于1914年发现了这种菌,可是医学界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注意到这种菌,现在突然间需要把旧的教科书翻出来求教,重温这种稀少的疾病。齐波卡肉瘤和卡氏肺囊菌肺炎两种病症都表明免疫系统的严重受损。过了若干时间以后,这种病症出现得太多,人们便给它起了一个专门名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
寻找病原体的工作在美国和法国科学家之间引起了一场不太愉快的竞争。巴黎名声卓著的巴斯德研究所内,以微生物学家吕克·蒙塔尼耶为首的研究小组,直到1982年夏天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因为那里的艾滋病病例比美国出现得晚。蒙塔尼耶的对手是美国人罗伯特·盖洛,他就职于美国贝塞斯达癌症研究所。盖洛在逆转录病毒学领域是一个老手,他对一种导致罕见血癌的人体逆转录病毒,即HTLV-1病毒(人体T细胞白血病病毒)作过研究。艾滋病不是癌症,所以开始时不能肯定是否同样也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但到1982年已经知道,免疫系统减弱会导致免疫系统内某一种细胞,即T辅助细胞数量的急剧下降。罗伯特·盖洛对这些细胞也同样作过研究,还发现了一种信使物质“白细胞生长素2”,这是类似于红细胞生长素一样的物质,作用是促进T细胞的生长。自从有了“白细胞生长素2”以后,在实验室里可以培育出任意数量的T细胞了,这一点对盖洛在探索艾滋病病毒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休 闲 居 编 辑
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T细胞,但不是将它杀死,而是使它变成癌细胞。盖洛作为一名这方面的专家,确实能力超群,他很快发现,受感染病人的血细胞剩余物内出现了一种具有逆转录病毒特征的活性酶,即所谓的逆转录酶,但他未能成功地培育出该病毒,也许是某种来自以前同癌症病毒打交道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想法让他止步不前,即认为逆转录病毒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把宿主细胞直接杀死的病毒,而是通常让宿主细胞永远活下去的病毒。
盖洛的法国同行蒙塔尼耶似乎无拘无束,思想上没有条条框框,他毫不犹豫地给培养液内不断地添加未受感染的T细胞,直到几个月后获得了大批数量的病毒,且都具有当时所知道的艾滋病病毒的一切特征。他称这种病毒为LAV(淋巴腺病病毒)。因为艾滋病患者也发生淋巴腺肿胀,他当初的试验物质取自受感染病人的淋巴腺。蒙塔尼耶甚至还把一份病毒试样寄给了华盛顿的盖洛。事隔不多久,盖洛声称他也分离出了一种艾滋病病毒。后来发现,从华盛顿寄回巴黎的试样“与LAV病毒完全一致”,尽管这种情况非常不可能,因为艾滋病病毒显示出极大的多变性,即使在同一个病人身上也时常能分离出许多种变体。
这场争论关系到声誉,也关系大量的金钱。这是因为谁掌握了病毒并且培育出这种病毒,那么他就能设计出一种证明它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可以申请专利,还可以卖出去。具体的做法是:生产出针对纯种病毒的抗体,抗体是血液中的蛋白成分,能识别其他外来的蛋白成分,并与之结合。这样的抗体依靠免疫系统的特殊细胞产生,即所谓的B细胞。生产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具体做法之一,就是把病毒注入兔子体内,兔子尽管不会得病,但体内的B细胞能识别出病毒的外膜,于是生产出了抗体。类似的过程也会在人体遇到任何病毒感染时发生,但抗体的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人体不能立即得到保护,而通常要经过几天,因此遇到那些杀伤性病毒则可能已经太迟了。兔子在注入艾滋病病毒以后过了几个星期,分离出相应的抗体,提纯后用于病毒试验。如果人体的血样中含有病毒,兔子身上获得的抗体就能识别出来,并互相结合,这样就产生了抗体和病毒组成的蛋白复合体,这种复合体通过生化手段很容易检证。若血样中不含病毒,那么抗体识别不到,也就不会出现复合体。
美国人设计测试方法的速度比发现病毒快得多。最后在法国和美国之间,为了解决专利权问题甚至惊动了总统,由双方总统里根和密特朗在最高层次上商定。诺贝尔奖金至今既没有发给盖洛,也没有发给蒙塔尼耶,可能就因为在发现艾滋病病毒方面出现了许多矛盾。
血浆引出的悲剧
法美竞争还有一个悲剧性的余波,那是与血浆的处理有关的。1983年春季,一位中年妇女患上了艾滋病,她在三年以前接受过输血,此外没有接触过任何可疑人员。这说明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浆传染。与德国不同的是,当时美国的献血者能获得很高的报酬,这样就导致了急于用钱的献血者数量高于出自爱心的献血者,其中不乏吸食毒品者。由于这类人通常使用未经消毒过的注射器,因此很有可能通过这种途径传播各类病原体,且不仅仅是艾滋病。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没有测试该病毒的方法,于是采用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法,即把血浆作为怀疑对象进行巴氏消毒。这种方法并不简单,因为操作时不能破坏血浆中的重要成分,其中也包括对血友病患者十分重要的凝血因子。这种凝血因子今天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在细胞培养液中生产出来,所以因病毒而遭受污染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因技术的生产手段还没有出现,血友病患者要依赖含有这项因子的血制品,所担的风险是接受受病毒污染的产品。许多公司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出一种巴氏消毒法,这就像处理鲜牛奶一样,通过短时间的加热把那些不稳定的病毒杀死,同时又不损害凝血因子的作用。整个步骤是一项左右为难的事,因为凝血因子也是蛋白,在加热过程中很容易被破坏。
巴氏消毒的预防措施可惜没有被到处采用,有的地方有了对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手段后就停用了。美国阿博特公司于1985年3月推出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可悲的是,一开始这种方法在法国没有被批准使用。10个星期以后的1985年6月,即巴斯德研究所也开发出一种检测方法并推向市场以后,它才被批准使用。在这短短的时间段里,法国又有350位本不应该被感染者,也患上了艾滋病。
即使到了今天,输血仍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从感染病毒到可以被检查出来,可能要相隔几个星期。假如一位受感染者在这段时间里献了血,那么血浆就可能被污染,且无法可靠地检查出来。由于上述原因,以美国为例,每年还是有大约七十位艾滋病患者是通过输血渠道被感染上的。
黑猩猩马利林
各种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并非是一种新病毒,而是一种动物传染病。正如科学家们所说,这是从一种不发生任何症状的宿主动物转移到人类从而导致危险的病毒。1999年2月4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一篇名为《从黑猩猩到大流行》的文章,可能最终揭开了艾滋病病毒的来历。由于最早查出艾滋病病毒的血样于1959年来自非洲,所以据此推测艾滋病的源头出自非洲,更确切地说是非洲西部。另外还有其他的怀疑对象,其中包括别的猴子。
那么新的证据在哪里呢?来自一头黑猩猩,名叫马利林,这头黑猩猩于1959年在非洲的一处野生环境里被捕获,被当做小猴子送到美国,1985年生下一对双胞胎后自然死亡。人们于1985年在它的血液中找到了艾滋病病毒HIV-1的抗体,尽管该动物从未接受过人类血浆,也从未被用作艾滋病病毒的研究。另外马利林在年幼时就被送到美国,几乎不可能通过性交而受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一定是发生在野生环境或者来自它的母亲。人们在对马利林进行尸体解剖时取出了部分器官和血样,后来又想起这件事,经过详细分析后认定,猩猩马利林受到感染的病毒与人类受感染的HIV病毒实际上难以区分。这种病毒对黑猩猩毫无危险,但不知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一下子传给了人类。人类易受到这类病毒的感染,并且出现真正的大流行。这类疾病被称之为动物传染病,它可以出现在动物或人身上,可从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反过来)。
为什么动物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却没有生病?要回答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艾滋病流行的背景条件下极具重要意义。但这个问题并非通过对人工饲养的动物做试验就能回答,因为它们从未在野生环境里生活过,在这样的动物身上长达数千年的与病毒共存现象也许中断了。10年以前,野生黑猩猩数量估计还有20万头,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当今的猎食风将使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它们是病毒的携带者,而且病毒会传染给人类,此消息可能会对黑猩猩的猎食热降点温。
艾滋病已真正成了流行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一提的主要有非洲的急剧开发,快速便捷的旅游条件,非洲黑猩猩的捕猎,性开放以及静脉注射品现象的泛滥等。毫无疑问,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家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尽快研制出有效的药物,最好还有艾滋病的疫苗。
动物传染病现象突破动物种类而互相传染,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动物和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动物界内部。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前几年发生在大象中间:1995年初夏,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动物园里一头16个月的亚洲象得了一种神秘的病后第五天就死了。通过尸检发现,该动物死于心率衰竭,在动脉的细胞内发现了疱疹病毒的踪迹———这一点就不同寻常了,因为以前从未发现疱疹病毒侵染这类细胞的。经过对其他亚洲象死因的仔细分析,发现另外六头于1983—1995年间死亡的大象也有类似的病症,但没有诊断出病毒性疾病。这种逆转录病毒是从哪儿来的呢?答案令人吃惊:来自它们的非洲同类。那些非洲象携带了该病毒,但并不出现任何症状,但在亚洲象体内却不行。在野生的环境里不会出问题,因为这两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大陆,决不会接触到一起。在动物园这样的人工饲养环境里,它们经常被关在一起,互相间就可以传染。
总之,要小心预防动物传染病,动物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者。人们应当对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对那些与人类亲缘关系相近的动物。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