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病:微生物不平衡惹的祸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01 12:15:33
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微生物与宿主口腔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但由于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口腔内微生物菌群失调。正常口腔微生物若出现生态失调的变化,将出现种种口腔疾病,龋牙和牙周病就是口腔生态失调最常见的疾病。
出生时,人类的口腔是无菌的,但在几小时到一天之内,口腔内即可出现一些菌群,据研究,在一个成人口腔中,唾液中的细菌至少是由三十多种菌属组成,这些细菌大多数来自舌背表面,少数来自其他部位的口腔粘膜。在牙菌斑及牙龈沟中,菌计数为2X1011个/克湿重菌斑。休闲居 编 辑
尽管完整的口腔粘膜和牙龈组织可抵抗疾病的侵袭,但在口腔粘膜病伤时,或在口腔治疗伤及粘膜、牙龈沟底的上皮组织时,都会使微生物进入深层组织中造成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口腔之间处于生态平衡状态。由于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导致菌群失调。一些细菌过盛增殖,正常口腔微生物失去生理组合,即产生生态失调的变化,导致疾病,生态失调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口腔常见病——龋齿和牙周病就是口腔生态失调的表现之一。
龋齿是宿主、食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所致的牙体硬组织的疾病。事实上,它是牙面局部环境、细菌和食物相互关系失调的表现。龋病活跃者,局部环境因素改变,包括滞留区增加,唾液分泌减少,使牙面聚集的细菌增加,再加上大量蔗糖的摄入,使牙面微生态发生明显变化,变型琏球菌等产酸菌的数量增多,产生大量有机酸而致使牙釉质脱钙,形成龋洞。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疾病,由内、外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龈下牙菌斑生态失调所引起的,表现为细菌组成比的改变和绝对数量的增加。
此外,牙髓、根尖周疾病和一些口腔粘膜病,也是口腔菌群间生态平衡失调所致。如口腔内白色念珠菌的大量增殖,就是一例。
影响口腔微生物群的因素1.口腔卫生:不良者,牙菌斑量和细菌量增多,特别是厌氧菌及腐败性细菌增多。口腔卫生措施如刷牙、漱口、使用牙膏等,使口腔内的细菌总量减少。
2.饮食:如摄入高蔗糖食物,使口腔内变型链球菌数目明显增加;摄入高蛋白食物,可使革兰氏阳性捍菌数量增加。
3.酸碱值(PH):PH透过对细菌酶活性和细胞分裂的作用来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牙菌斑内,产酸菌发酵糖产酸,使牙菌斑PH下降,利于耐酸菌的生长。PH是确定牙菌斑生态系的重要因子。
4.氧化还原电位(Eh):各种口腔微生物对Eh有不同的要求,需氧菌需正值Eh。此外,细菌代谢形成的还原终末产物可使Eh降低,所以,在牙菌形成过程中伴有Eh的降低。此结果显示出牙菌斑随时间的推移,从有氧环境变为厌氧环境,与此改变相应的,是菌群的组成从需氧菌占优势变为兼性菌占优势,最后为厌氧菌居主导。
5.细菌的粘附和集聚:细菌对口腔组织表面的粘附能力是细菌在口腔内分布的重要生态确定因子。而细菌间的集聚,使对口腔组织表面缺乏粘附能力的细菌,可存留在口腔中,参与口腔微生态系。
6.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生与制约。口腔正常菌群之间,以共生为主,它包括细菌间提供粘附因子和重要生长因子。口腔微生物间还存在相互制约,它主要包括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置,而且一些微生物可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如H202、代谢酸和细菌素。
7.其他:宿主的免疫、生理、内分泌、全身疾病、唾液分泌、药物、嗜好(烟、酒等)、种族与遗传及口腔疾病等均可影响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定居和相互关系。
总之,口腔环境中存在着正常微生物群,它们对口腔健康和疾病负有重要责任。一般情况下,口腔正常菌种是不造成疾病的,只有在口腔微生物环境发生紊乱情况下,使一些细菌大量繁殖,口腔正常微生物间产生菌群失调,才会对宿主造成损害,发生疾病。所以,要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首先应该考虑微生态学的规律,采取生态调整措施,建立口腔的正常生态平衡,而不能采取将口腔内所有微生物消灭的手段。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