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乖孩子病后变任性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4-11 13:06:11
小亮今年9岁,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一个月前,小亮染上了感冒,又因感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被送进医院又打针又吃药,父母对小亮心疼不已,其所有要求都尽可能满足。可是,细心的妈妈发现,小亮近来常无理取闹,比平时更爱哭,甚至有些刁蛮。好好的孩子,怎么说变就变了?
有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患病后脾气变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躯体疾病的影响
某些躯体疾病,如感染、外伤、内分泌紊乱、营养缺乏等疾患,可导致大脑功能紊乱造成心理障碍,出现哭泣、吵闹、烦躁。当然,如果患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等,病儿会出现兴奋、多语的表现。
■二是心理因素
儿童患病期间,身体承受着病痛的折磨,情感十分脆弱。在医院,医护人员对他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如进行听诊、触诊等检查,或打针、输液等治疗),都会使儿童产生情绪反应,如焦虑和恐惧感。因此,孩子患病以后,往往备受家人的爱怜,有时近乎娇惯。大人们百依百顺,事事由着孩子,无形中助长了他们的任性。病情好转以后,孩子仍然企图得到这种过度的关心,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撒娇、发脾气。
另外,当小儿因病住院离开了父母,到了新环境后,会感到人地两生,养病期间又缺少玩伴,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性格因此变得孤僻、乖戾。2~3岁小儿住院后,往往会表现出退化现象,如啼哭、吵闹、烦躁、遗尿、拒食、闷闷不乐等。6~7岁小儿会感到害怕、恐惧、焦虑不安等现象,并害怕被家长遗弃,表现出撒娇、挑剔等。
儿童生病后,除医生精心治疗外,儿童自身情绪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康复的速度,还会影响个性发展。小儿生病后,往往任性、娇气,不肯吃药打针,家长面对这种种无理要求不可恼怒,也不能一味迁就,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模仿好榜样
儿童模仿能力很强,可让他们在一些榜样的正确行为的启发下自觉去模仿,如学大孩子打针不哭不闹等。
▲讲故事、看动画,激励信心
儿童比成人更易接受暗示,可通过讲英雄的故事、看动画片等,激励患儿的勇敢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适当表扬和奖励
孩子喜欢听夸奖的话,当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时,家长应立即给予肯定,除赞扬、爱抚外,还可适当奖励,使他们更乐意按照家长的话去做。
▲做游戏
游戏是儿童最适宜的活动,既愉悦了身心,又有益健康。在游戏中,患儿的思维和身体都能得到锻炼,能促进疾病的痊愈。但游戏要量力而行,不可太过。
▲多安抚
儿童患病时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关怀,此时,家长再忙也要抽时间多陪陪患儿,这种情感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