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注意些什么宜做些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4-03 19:17:35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胃下垂是胃体下降至生理最低线以下的位置。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致。病者感到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
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患此病者,多为瘦长体型,可伴有眩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体乏无力、食后胀满、推腹有震水声、食欲差、嗳气、恶心、头晕、心悸等症状。中医认为胃下垂是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升举无力造成的。常采用健脾、益气、升提等方法治疗。
自疗注意事项 休 闲 居 编辑
(1)患者多数体质虚弱,故自疗要“治本”,从改善整体素质着手。例如,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气功锻炼对本病也有较好效果。
(2)避免暴饮暴食。选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但体积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积累而托胃体。减少食
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提。
(3)不宜久站和剧烈跳动。饭后宜半平卧半小时。
(4)卧床宜头低脚高,可以在床脚下垫高两块砖头。
(5)性生活对体质衰弱者是较大负担,应尽量减少房事次数。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补膏,每次1汤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
2.验方自疗法
(1)蜜根3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炒黄芪30克、枳壳15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3)肉桂10克、五倍子20克、炒何首乌30克,一起研粉,每次6克,每日1-2次,温水吞服。
(4)枳壳15克,煎汤服,每日2次。
3.饮食自疗法
(1)猪肚1只、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砂仁5克,加调料煮熟后分次食用。
(2)鲫鱼500克、黄芪50克、枳壳30克,加调料烹制食用。
(3)榛子60克、淮山60克、党参30克、砂仁15克、陈皮15克,研成粉拌入白糖,每次取适量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
4.外治自疗法
(1)取百会、足三里二穴。用指端及指甲按掐二次,各3-5分钟,每日多次。
百会穴:两耳尖连线头顶上的中点处。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宽、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2)代灸膏贴百会、足三里、中脘三穴。隔天调换。
中脘穴:在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
5.其他自疗法
每天进行仰卧起坐锻炼2-3次,每次10分钟。
胃下垂患者的饮食调理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消化系统病症 ,实际上 ,胃下垂并非真正意义的疾病名称 ,而是一种X线诊断名称。它是由于胃的固定韧带松弛、胃的形状改变以及胃的紧张力较低而导致胃的位置下移 ,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正常人及短胖体形者胃多呈牛角形 ,紧张力较高 ,幽门比胃角低。均力体型者胃呈鱼钩状 ,紧张度适当 ,幽门与胃角在一个水平上。瘦长体形者胃呈长型 ,紧张力低 ,胃角下垂 ,低于幽门 ,如胃角切迹处低于两骼嵴间线水平 ,称之胃下垂 ,低于 1cm~ 5cm之内为轻度胃下垂 ,大于 1 0cm为重度胃下垂。
一般轻度胃下垂不伴胃炎 ,无明显症状 ,中重度胃下垂或伴有胃炎者可出现胃排空延迟、胃食物存留 ,致使病人感到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全腹胀 ,饭后加重 ,以及消化不良。病人常诉“胃弱”、“胃软” ,不敢多吃饭 ,因饭后症状明显 ,久之病人食欲减低、消瘦 ,则更加重胃下垂程度 ,而且一般常用的胃药如抑酸剂、解痉剂往往效果均不明显。目前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以饮食调理、中医中药以及综合治疗为主。
1.少食 :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弱 ,每餐切忌过饱 ,可少食多餐 ,每日 4~ 6餐为宜 ,主餐主食不宜多 ,辅以蔬菜 ,加餐可加牛奶、米粥、饼干、豆浆等。俗话说 :“饭吃八成饱 ,到老胃口好” ,就是此理。
2.软食 :尽量不要食油炸食物 ,避免生、冷、硬食物 ,进食蔬菜以菜叶为主 ,应限制果皮、粗纤维菜如韭菜、芹菜等 ,少食脂肪 ,但应注意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 ,可食面片、面条、粥、小花卷、小馒头、乳类、蛋瘦肉、鱼类 ,食适量水果和杂粮。
3.淡食 :以清淡食物为主 ,避免辛辣调味品如辣椒油、芥末、胡椒等 ,少食油腻厚重食物 ,尽量不用浓茶、咖啡、戒烟、戒酒 ,还应注意不食过酸、过甜、过咸的食物和水果。
4.慢食 :细嚼慢咽对胃下垂患者十分重要 ,细嚼使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 ,利于消化吸收 ,慢咽则避免胃过度扩张 ,利于胃排空 ,减轻胃的压力 ,减少胃的负荷。细嚼慢咽可缓解病人餐后上腹胀的症状。
5.食后休息 :饭后应卧位休息 30分钟以上 ,不要饭后百步走 ,更不能饭后剧烈活动 ,饭后胃内食物因直立和运动增加了胃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