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7-13 11:12:50
>>>>>>>>提问
请大家早一些告诉我好吗?这是心脏的问题~
这种病可以不用开刀,药物治疗吗?
>>>>>>>>休闲养生网回答:休闲 居 编辑
一)药物治疗
轻度IMR或不需外科处理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当IMR因缺血而恶化时,应该加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对伴有心衰的患者应使用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或地高辛。ACEI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IMK的严重程度,两者合用可起到协同作用[9-11]。对心衰症状严重的病人,在给予最大程度的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者应行二尖瓣外科修补[12]。
(二)外科治疗
急性IMR绝大多数是由于乳头肌断裂而引起,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大多数患者均需外科手术治疗,虽然手术的最佳时机仍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在心功能恶化前和血流动力学尚平稳时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早期和晚期的生存率。急性或慢性IMR的外科治疗是采用二尖瓣置换术或是二尖瓣修补术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建议[13],目前更倾向于采用二尖瓣修补术。对中至重度IMR病人,外科心肌再血管
同时行外科干预的联合治疗方法已初步显示较好的疗效[14,15],当二尖瓣修补术疗效不佳时,应立即实施二尖瓣置换术[16]。对轻至中度IMK病人在外科心肌再血管化的同时是否行二尖瓣外科干预仍有争议。短暂的IMR当心肌缺血改善后,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减弱或消失。对于这种病人,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就能获得良好效果,一般不需要进行瓣膜手术。但如术后仍有明显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则需进行二尖瓣修补术或二尖瓣置换术。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技术,对功能性IMR病人行外科干预比非缺血性MR危险更高。严重IMR病人在外科搭桥术和二尖瓣手术同时进行时死亡率相对较高,住院及术后30天死亡率约为3.9%~14.9%,二尖瓣成形术有相对低的死亡率,其方法包括交界环缩、Carpentier环环缩、软质环环缩、后叶矩形切除以及边缘对边缘修补等。
Alfieri等应用边缘对边缘(Edge-to-Edge)二尖瓣修补技术治疗121例病人,总的住院死亡率1.6%,总生存率92%士3.1%,95%土4.8%的病人在6年的随访中不需再次手术,且无二尖瓣狭窄发生。平均随访(2.2士1.5) 年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这一技术操作简单,在前后瓣叶中点缝合,形成二尖瓣双出口。Umana等
萃分析了600多例行边缘对边缘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结果,出院前二尖瓣反流分级从3.6士0.5减到0.5士(P<0.0001),同时射血分数由33%士13%增加到45%士11%(P<0.016)。二尖瓣口面积从(2.5士 0.3)cm2减为(2.1士0.3)cm2。以上报道清楚表明这一技术治疗IMR安全有效,且无二尖瓣狭窄发生。
(三)介入治疗
1.经皮边缘对边缘二尖瓣修补术 基于外科边缘对边缘修补术已证明是成功的技术,因此促进了经皮边缘对边缘修补术的出现和发展。E-valve心脏瓣膜修补系统(CVRS;Evalve Inc.,Redwood city,California)是第一个成功经皮血管内途径行MR修补技术的装置系统,它通过靠近反流的二尖瓣瓣叶边缘行边缘对边缘修补。在超声和透视引导下完成装置释放,动物实验已证明了这种装置边缘对边缘修补效果的长期稳定性。目前,它是惟一在美国已经进行临床实验的边缘对边缘修补系统,2004年5月Ted Feldman在美国心脏学院会议上报道EVEREST 1研究结果,14例患者行经皮边缘对边缘二尖瓣修补术,80%病例可有效地减轻二尖瓣反流,除一例病人发生二尖瓣边缘夹脱离外,无其他并发症。
CVRS系统避免了开胸手术,介入医生能够重复装置释放前的所有步骤,特别是,如果在二尖
e01
叶已被夹紧,医生对二尖瓣边缘夹位置不满意,可回收装置,重新释放,其过程对瓣叶或瓣下结构无损伤。该装置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二尖瓣狭窄、瓣叶组织坏死、二尖瓣边缘夹从瓣叶脱离等。目前,E valve和Edwards-Lifesciences公司生产该类产品。
2.经皮经冠状窦瓣环成形术 该方法仍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其原理是利用冠状窦接近二尖瓣环,通过冠状窦压缩或缩短二尖瓣环后半部,从而改善MR。此技术经股静脉途径操作,将装置送到冠状窦足够远处,甚至心大静脉,环绕瓣环的后部,完成释放。装置两端有两个锚状物起固定作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