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形成及治疗
人气:
7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9-23 10:00:50
>>>>>>>>提问糖尿病的形成及治疗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糖尿病的形成
糖尿病的易患人群有以下几种人: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有易感性),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未病先防,努力做到饮食均衡,合理运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完全可以不得糖尿病。
2 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者。临床中发现,糖尿病发病过程与情志失调有关,脾气暴躁,肝火旺盛或性格内向,爱生闷气者,血糖易升高。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造成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诱发糖尿病。
3 身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一是胖人由于脂肪细胞变得肥大,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变小,同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发生糖尿病。二是肥胖者往往同时伴有高血脂和高血压,而且胖人多不爱活动,使糖代谢减慢,造成体重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而高血脂和高血压又是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该注意,我们所说的肥胖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体重严重超标,全身肥胖;另一种是体重超标不严重,但腹部肥胖(即向心性肥胖,俗称大肚子)往往伴有脂肪肝,更容易得糖尿病。所以预防糖尿病要从营养均衡、合理体育锻炼和避免肥胖开始。
4 脂肪代谢紊乱者;反复感染病毒者。脂肪代谢紊乱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结合率低下,结果使餐后血糖升高而诱发糖尿病。该类型血糖升高的规律,首先是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升高
5 反复感染病毒者。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病毒(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等)感染损伤了胰岛B细胞,B细胞蛋白质变性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损伤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从而发生1型糖尿病。该类型空腹血糖迅速升高,同时体重明显下降,伴有酮体发生。
6、长期接触化学、放射性物质或外伤损害胰腺者:因胰岛功能遭到破坏而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科学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传统中医多以“三消”进行论治,即上消(肺燥)多饮,中消(胃热)多食,下消(肾虚)多尿,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燥热,故以养阴清热作为治疗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已不适于糖尿病的辩证治疗;当代一些医家在糖尿病的治疗上虽然采用了一些新的辩证分型方法,但综观其治疗方法,仍以养阴清热为主,同时加用益气生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温肾补肾等治法,其本质并没有大的发展和变化;而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可概括为三部曲:第一步:饮食控制加运动疗法,希望通过减少摄入、增加支出的手段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第二步:如果通过饮食控制加运动仍不能使血糖维持在理想水平,则开始使用化学降糖药;第三步:用降糖药仍不能控制血糖,则改用胰岛素治疗。这几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都没有抓住本病的病机关键,所以不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
我们认为,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胰岛功能障碍,或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受体结合率低下,致使摄入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积聚于血液中出现高血糖,因此单纯降糖只是一种治标之法。化学降糖药的优点是降糖作用明显,起效快,但其前提是胰岛功能尚可。随着病程的延长,降糖药使用剂量越来越大,这时它的两大弊病逐渐显露出来:其一,由于长时间大量服用降糖药最终会加快胰岛功能衰退,这时再用降糖药已不起作用,只好改用胰岛素;其二,由于化学降糖药对肝肾胃肠等器官的副作用,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目前临床常用的两大类降糖药,单就降糖来说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磺脲类降血糖,使用不当容易出现低血糖;双胍类和拜糖平虽能降餐后血糖,但它是通过变相节食来达到降糖目的,因此病人会周身乏力,四肢消瘦。使用化学降糖药无效而改用胰岛素治疗后,仍然面临着胰岛素抵抗、肥胖等棘手的问题。
石家庄糖尿病医院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在总结历代医家治疗糖尿病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糖尿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紊乱。中医学认为,物质在体内的代谢是通过五脏的气化过程来完成的,而肝的疏泄功能在整体气化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血液的运行,津液及精微物质的输布代谢方得以正常。如果肝失调肠,气机紊乱则该升不升,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清阳之气输布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现高血糖;或不降而降,精微下泻,出现尿糖,进一步导致脂肪、蛋白质等其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引起诸多并发症,因此消渴病的发生是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的。阴虚燥热只是“消渴”的表象,而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才是其病机关键,所以我院提出了治疗糖尿病必须以“疏肝调气”为法,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通过临床观察,运用疏肝调气法治疗糖尿病不仅可以改善和恢复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受体结合率,而且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在“疏肝调气法”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糖尿病的科学确诊,针对糖尿病病情的轻、中、重程度对易患人群、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及危重患者及糖尿病的并发症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现简述于下:
对糖尿病的易患人群要做到未病先防。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这部分人群要定期检查餐后血糖(尤其是餐后1小时的血糖)、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努力做到饮食有节,科学调整饮食结构,尤其晚饭要清淡,肉类蛋白等尽量放在早晨和中午食用;同时做到起居有常,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加上配合科学的运动方法(如疏糖康复操)和适当的运动量,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对轻度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重在调整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这部分患者在服用降糖西药后会反复发生低血糖,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我院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强调在加强营养的前提下,口服改善和修复胰岛功能的纯中药,使空腹不出现低血糖,而3h、2h、1h血糖依次逐渐趋于正常,并长期保持稳定。如果治疗正确,患者会感觉四肢由无力变为有力,四肢变胖,肚子变小,体重基本不变,不仅可以使病情不向中度发展,而且还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对中度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恢复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受体结合率。这部分患者大部分都在口服降糖西药,降糖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如果同时口服改善胰岛功能、调节受体结合率、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则可以达到标本同治的临床效果。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如果治疗有效,患者会感觉全身有劲,四肢变胖,肚子变瘦;空腹血糖稳定,而餐后血糖趋于正常,同时血糖波动变小。血糖下降的规律为:0h→3h→2h→1h。这样的治疗效果可以稳定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对重度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比较棘手的。此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低下2/3,而且大部分已有并发症,所以治疗重点在于维护剩余的1/3胰岛功能,使其不再进一步被破坏,稳定血糖的波动,停止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在口服改善和修复胰岛功能的纯中药的基础上,降糖西药要适量应用,同时营养一定要补充够,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卧式或坐式疏糖操。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如果治疗有效,患者会自觉全身有劲,二便正常,情绪稳定,各种并发症得到控制,甚至治愈。
对于危重患者,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并发心梗、糖尿病坏疽(烂脚)、肾功能减退等必须住院治疗,对急症患者进行紧急抢救。详见下表:
治疗要点 自我监测治疗有效的指标
易患人群 1.未病先防2.调整饮食结构 3.科学运动4.加强情绪的调控 1.正常饮食2.全身有劲3.心情愉悦4.各项化验指标未超标
轻度患者 1.调整受体结合率2.加强营养3.不出现低血糖4.餐后血糖持续稳定5.不向中度转化 1.正常饮食2.四肢有劲3.四肢变胖肚子变小,体重基本不变
中度患者 1.恢复胰岛功能2.调整受体结合率3.解决糖的利用障碍问题4.避免发生并发症 1.正常饮食2.全身有劲3.四肢胖、肚子小4.空腹血糖稳定、餐后血糖逐渐正常
重度患者 1.稳定胰岛素水平,维护仅存的胰岛功能2.迅速稳定血糖的波动3.控制并发症进一步发展 1.正常饮食2.并发症不复发或已治愈3.全身有劲4.二便正常
危重患者 紧急抢救,住院治疗 1.各种生命体征平稳 2.无生命危险
在大量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只注重糖尿病降糖的治疗,不重视对并发症的综合防治,如:控制血压,调整血脂,降低血粘度等;只注意对空腹血糖的检查,不重视对餐后血糖的检查,忽视了餐后血糖的升高和不稳定会更加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常见的糖尿病致命、致残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因其发病缓慢而隐袭,早期可无痛苦症状,或较轻微而被忽略,因此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已难以控制,最后危及生命或致残,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寿命和生命质量。如糖尿病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一般检查也难以发现,但尿微量蛋白检测已异常,此时是糖尿病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通过口服治疗早期肾病的纯中药,可以完全治愈,一旦出现尿常规蛋白阳性,已是糖尿病肾病的中期了,此时再好的治疗也只能起到控制病情发展,延缓尿毒症的发生而难以治愈了。再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由于病人多为无痛性,因此常常被病人忽视,更容易导致猝死。如果患者定期监测心电图就能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用药治疗,完全可以避免猝死的发生。另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的患者其麻疼的临床症状与实际的病变程度不同步,所以在治疗方面要定期检查足部、双下肢皮肤颜色改变,是否有皮肤颜色发暗、发红、变黑和溃烂等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的其中一种,建议马上进行治疗,做肌电图的检查,同时口服温经通络的纯中药,稳定血糖,加强营养,能够控制病情,逐步达到临床治愈。对于糖尿病合并眼病的治疗,要在稳定血糖波动和避免剧烈运动的前提下,口服治疗糖尿病眼病的纯中药,稳定病情,预防眼病的复发。
综上所述,对于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我们应针对糖尿病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及不同的并发症进行辨证施治。在加强营养、合理运动、情绪稳定的条件下,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不仅使空腹血糖稳定,更重要的使餐后3小时、2小时、1小时血糖逐步下降,减少波动,趋于正常,达到控制和临床治愈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目的。对于1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治疗时必须加强营养。我院采用胰岛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已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