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的中药新药研究正在3个层次展开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2-14 10:01:35
今年12月1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艾滋病日。目前,全世界共有4000万艾滋病感染者,亚洲居第二,中国艾滋病疫情位于亚洲第四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由于检测技术的普及,新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越来越多,治疗已经是我国当前艾滋病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经过全世界20多年的努力,艾滋病的治疗已取得明显进步,但许多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而作为中国特有的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中表现出的优势,有望为全球的抗击艾滋病事业作出独特的贡献。
五省两千余名艾滋病患者中医药治疗全面展开
休 闲 居 编 辑
河南郑州东南某县的农民老朱,去年8月份因有全身症状被检测出感染艾滋病毒,开始使用西药抗病毒治疗,但不知是病情发展还是药物的毒副作用,左腿不能动了,没有力气。今年8月,他和村里其他的139名艾滋病患者参加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吃了一个多月中药,腿居然能动了,能下地干农活了,比以往也精神了。11月17日,记者在村里跟他攀谈时,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有病的,他说:“没想到中医药这么大作用。”
有类似老朱想法的还有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他介绍,到今年10月底,该省9个项目县96个村的1792名病人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已全面铺开,各环节衔接逐步到位,工作进展顺利。老朱的经历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在该局同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15省(区)艾滋病防治项目中,今年选定河南、河北、安徽、湖北、广东五省作为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区,用中医药免费治疗2300余名艾滋病患者,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河南是参与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最多的省份。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和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咨询组,制定了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了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作为全国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技术指导中心,牵头组织全国艾滋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与科研等相关工作。
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介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有18年历史。从1987年根据政府间合作协议,中国中医研究院派专家赴非洲坦桑尼亚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以来,中医专家在该国用中医药治疗了近万例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在提高和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机会性感染、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作用显著。
中医治疗艾滋病优势突出
危剑安,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广安门医院艾滋病研究室主任。
他是1999年被我国政府派驻坦桑尼亚的第八批艾滋病专家组长。当时,缘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艾滋病在非洲的肆虐,使坦桑尼亚成为艾滋病重灾区,其危害已影响到该民族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那段经历,使危剑安深刻体会到艾滋病给人类的危害,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实践也不断增长着每个参与者战胜艾滋病的信心。
“我和我的同事在坦桑尼亚治疗上万例病人的医疗实践中深深感到,得了艾滋病并不等于死亡。”他说:“对大多数坦桑尼亚艾滋病病人来说,得到中医专家组正规的免费治疗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一直对中国政府和医生充满感激之情。患者常对中国医生说‘DAWATAMU’,其斯瓦希里语的意思是‘中国药好’。”记者对他的采访由此展开。
18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实践,总有效率达到50%左右
中医药何时介入对艾滋病的治疗研究?效果怎样?
危剑安:1987年坦桑尼亚总统来华访问,希望中国政府派中医药专家援坦治疗艾滋病。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中国中医研究院与坦桑尼亚国立莫西比利医院合作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项目至今仍在进行。18年来,中医专家在坦用中医药治疗了近万例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发表了上百篇中医药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探讨了中医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补中益气、健脾补肾、活血化淤、益气养阴等治法,以及中研Ⅰ、Ⅱ、Ⅲ号等10多个中药配方治疗艾滋病的效果,使中药治疗艾滋病的总有效率达到40%—52%;艾滋病患者的5年病死率由早期治疗的50%下降到现在的30%。该国1990年以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病例中,有10%生存至今。
除复方研究外,中医专家还在抗病毒单味药筛选、基础实验、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引起国际上有关专家的关注。随着近几年来我国艾滋病的蔓延,中医药凭借其突出的疗效,在治疗艾滋病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赖。与西医相比,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在8个方面优势明显
中医治疗艾滋病与西医治疗有何不同?在哪些方面,中医药更能发挥作用?
危剑安:中医与西医,艾滋病治疗思路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西医重病毒、轻免疫和患者整体状况,主要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即通过对艾滋病毒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干预,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通过杀病毒、病毒载量下降来反映治疗效果;而中医强调辨证施治,重免疫和患者全身功能状况的改善,通过扶正祛邪,使正胜邪退或正邪相对平衡,使艾滋病患者脏腑功能得到调整,免疫功能得到保护和提高,抗病能力逐渐增强,达到治疗艾滋病或抑制病情恶化、带毒生存的目的。
与单纯西医药相比,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着8个方面的优势:
1.药源丰富,可不断挖掘;
2.价格低廉,适合绝大多数患者;
3.不易耐药,毒副作用少;
4.临床疗效确切,表现在多方面;
5.有效保护和改善免疫功能,延长生命,使患者长期带毒生存;
6.中医辨证施治的灵活多样性,可以有效的对错综复杂的机会性感染进行治疗,减轻如腹泻、发热、皮疹等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7.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较西药更为积极。因为中药在艾滋病刚检测出来时即可使用,西药需等到合适的治疗条件时才能用,否则会因过早用药而产生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8.对于鸡尾酒疗法治疗的病人可以配合中药治疗,通过中西医协同作用以减毒增效,增加依从性,促进免疫重建。
防治艾滋病的中药新药研究正在3个层次展开 当前,陆续有防治艾滋病的中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那么这方面的中药新药研究现状怎样?
危剑安:国内对艾滋病中药新药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两类:抗艾滋病毒药和艾滋病辅助用药。后者主要包括增强现有抗病毒药物作用的药物、减轻或缓解抗艾滋病毒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提高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症状的药物。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大致分3个层次:
1.单味药的研究: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800多种中草药的抗HIV(艾滋病病毒)体外实验,发现70多种具有不同程度地抑制HIV作用的药物,如甘草、虎杖、黄芩、黄芪、人参、香菇、灵芝、桑白皮、紫草、紫花地丁、天花粉等等。
2.药物成分研究:多糖类有免疫调节或增强作用(如黄芪多糖、茯苓多糖等);酮类有抑制HIV逆转录酶作用(如桑白皮中的黄酮);萜类(如甘草甜素)、生物碱均有抑制HIV作用;蛋白质类既有调节免疫,又有抑制HIV作用。
3.复方的研究:如小柴胡汤、复方SH、艾灵颗粒、唐草片等。
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实施全国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明年将扩大到11省市,还将在全国加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5家艾滋病中医药治疗基地的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场所。中医药的科研与临床治疗同时进行。
中医药应对现实中的挑战,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面对的挑战和前景是什么?
危剑安:由于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实验室研究提示,一些中药虽可以改善感染者和病人的免疫功能,但对病毒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大多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不能进行严格规范的设计和临床试验,又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盲法、对照等按照国际标准化的临床研究。研究过程不可控,数据统计不可靠,药物应用重复性差,从而得出的数据、结论不易被认可。
今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并可望取得进展:
1.进行中西医结合协同性治疗的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全世界面前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医特色的艾滋病防治道路,使患者花费最低、疗效最佳、毒副作用最小,为世界艾滋病防治树立榜样。
2.深入研究中药的免疫调节剂等在延缓感染者发病中的作用。尤其是加强延缓无症状的HIV感染者发病的研究,一定会为艾滋病的防治作出重大贡献。因为,这可以大大减少发病以后的医疗开支。
3.建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评价标准,为国家制订统一的标准提供参考。其中,中草药治疗艾滋病有时表现出很好的疗效,但是在检测中却发现病毒载量的下降不明显。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如果以现行治疗艾滋病的西药评价方法,把病毒载量作为主要标准将无法反映出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真实疗效。
4.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HIV中药或复方。这不仅会造福于我国的艾滋病患者,而且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运用传统医药防治艾滋病,起一个带头和示范的作用,意义深远。
5.加强中药治疗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研究,对于防治工作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艾滋病复杂多样的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中医对艾滋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感染等有较好的疗效和治疗优势。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