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苋菜图谱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7-15 12:56:32
【药 名】:铁苋菜
【拼 音】:TIEXIANCAI休闲 居 编辑
【英文名】:Copperleaf Herb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
【功 效】:清热,利水,杀虫,凉血止血。
【主
治】: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
【性味归经】:苦、涩,平。①《草木便方》:
“辛。”②《福建民间草药》: “微苦涩,平。”
③《广西中药志》: “味淡涩,性平。”④《河北中药手册》:
“性凉,微甘苦。”
《泉州本草》: “入心,肺,大、小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泉州本草》:“孕妇忌用,老弱气虚者少用。”
【药物配伍】:1、配茅根,上清下泄,清泄兼施,利水通淋,治血尿最佳。2、配贝母,一善清里祛痰,一善走表宣肺气,里清表散,热嗽可愈。3、配丹皮,气血两清,温病气血两燔者,每多用之。4、配当归,治月经过多。5、配地丁,二药皆清热解毒,治皮肤湿疹。
【别 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玉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草药》)、血见愁(《安徽药村》)、凤眼草(《药材资料汇编》)、肉草、喷水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耳朵草、大青草(《江苏植药志》)、猫眼草、蚬草(《南宁市药物志》)、叶里藏珠、痢疾草(《江西民间草药》)、野麻草(《闽南民间草药》)、蚌壳草、铁灯碗、筒筒草(《四川中药志》)、七盏灯(《重庆草药》)、血布袋、布袋口(《中国药植图鉴》)、皮撮珍珠、珍珠草、瓢里珍珠、田螺草、海底藏珍珠(《湖南药物志》)、藏珠草(《广东中药》Ⅱ)、野六麻、野苦麻(《闽东本草》)、猫眼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撮斗珍珠(《江西草药》)、萤火虫草、野棉花、寒热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叶下双桃、叶里仙桃、金畚斗、野络麻、老鼠耳朵草、金盘野苋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含珠草(《广西中草药》)、沙罐草(《陕西中草药》)、灯盏窝、草蚌含珠(《贵州草药》)、山黄麻(《福建中草药》)、麻子草[广东《医药科技动态》
(8):3,1971]
【处方名】:铁苋、铁苋菜、血见愁、人苋
【商品名】:铁苋,铁苋菜。以肥壮、植株完整、干燥无泥土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黄河流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各地。药材主产江苏。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拉丁名】:药材Herba Acalyphae原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
【考 证】: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已成空洞。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气微芳香,味淡。主产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地亦产。显微鉴定: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少数呈连珠状增厚,均有气孔、非腺毛。气孔常数个成群,多为平轴式,副卫细胞2个,较小,或其中1个明显小于表皮细胞。非腺毛单细胞,大多平直,有的先端稍偏弯或基部拐曲,长56~1119
μm,中部直径11~42μm,壁厚者层纹明显,有的壁具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具1~8分隔。叶肉组织有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常有数个宽大的棱角,先端锐尖,主脉部位的簇晶纵列成行,直径8~43μm,棱角较多而细小。本品以叶多、色绿、无花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可能含有生物碱、甙类、还原性糖类或其他还原性物质、鞣质、淀粉、油脂或蜡等。经含水丙酮提取,分得没食子酸、咖啡酰苹果酸,以及牻牛儿素(teraniin)等。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