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1-20 02:02:57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我国民间被作为春季开始的日子。宋朝张拭《立春偶成》诗:“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清楚地表达了立春的含义:春风送暖,百草发青,春回大地了。
祖国医学认为,从立春至立夏前一天为春三月,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东风解冻,春阳上升,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所以春天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亥rj。休 闲居 编 辑
人怎样适应春季?《内经·素问》中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春长者少”。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院子里多散步,以发布“生”气,注意举动和缓轻柔以应春气。并要使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适应春生之气;切忌恼怒、杀夺刑罚之念,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如果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夏天易患寒性病变,使人体适应夏季盛长之气的能力减低。
中医认为,养生的效果,不仅限于本季节,还要为下一季节打好基础。也就是说,在这个季节里不能很好养生,会引起下一季节的不健康状态,有不少疾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如春季注意养“生发之气”,本季节就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了夏天也不会有寒性病变的发生。若不注意“生发之气”的调养,不仅迫在当时,并且能遗患于以后。中医认为,春在自然界主东方属木主风,在人体主肝,而肝气自然旺于春季,春季养生不好,故伤肝气,肝伤则不能生心火,到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来侮之,于是发生寒性病变。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阳春三月,欣欣向荣,在这黄金的季节里,自然使人心情舒畅,应该早点起来,到户外去锻炼,活动活动身体,吸收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这对提高身体
素质,延年益寿,是有好处的。
春季风气当令,气候变化较大,尤其早春,气候变化更大。常有寒潮来袭,多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再加之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泄,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当此之时,气温骤变无常,应及时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俗语云:“春捂秋冻”,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老年人、小儿和身体弱的人,应该随时注意增减衣被,切忌过早地暴去衣被。
根据临床资料证明,这个季节,人们极易上火,如小便发黄,便秘、头晕、舌苔黄。内火可以引来外感,春温最常见。患感冒、肺炎、流脑的增多。而且,由于人们的肝气升发,会引起旧病复发。如脾胃病、肝炎和心肌梗塞等病人,在这个季节最容易发病。春天的肝火上升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人体神经调节激素的变化,也会引起精神病的复发,体弱儿经不住肝气的侵发,而引致腹泻。
古人在认识到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统一的基础上,对四时的养生的方法,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法于阴阳”的具体方法,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少辛辣,多用青菜、水果等清凉滋润的食物,以抵消体内外的不平衡。煮桔皮水喝可以化痰止渴,理气和胃;茅根、芦根沏水,或鸭梨、荸莽去皮煮水喝,可清热、润肺。风热型的感冒多用芦根水。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在药物方面,防风通圣九是春天的良药,可以用来“败”火和预防感冒。这种药可表现双解、减肥,还可以治疗荨麻疹。体质强壮的人服黄连上清九,可清里火,抵御外邪。
除以上几方面调理外,还应针对春季特点,加强身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增进营养,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