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堕胎引出教育话题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07 02:24:43
日前,北京晨报刊发的《堕胎女孩 轻松得让人吃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人流女性呈现的低龄化趋势,妇产科的医生、青少年健康咨询热线的护师以及孩子的家长都认为,应该对这部分人群加强引导,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低龄堕胎亟待健康教育
休 闲 居 编 辑
早在1999年,在北大医院妇儿保健中心吴久玲医生的负责下,对在北京4家三级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进行了小规模调查,发现竟有40%是未婚低龄者。昨天,吴医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近年来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更加呈现低龄化趋势,最小的甚至只有14岁。”
吴医生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年轻人对生理健康知识的匮乏或者了解不深,“有的女孩子并不完全了解流产给自己生理上带来的影响,她们甚至认为只要流产后能够再次怀孕,身体就没有问题。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尤其是一些人曾经多次采取药物流产,由于这种方法对身体的远期影响尚不明朗,其危害性还不能被充分认识。”
“随着社会的开放,回避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当堕胎低龄化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时。因此,正确引导未婚青年并对他们进行性教育非常必要。”吴医生说。
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
虽然在进行健康教育的环节上,“学校、医院和家庭都应承担责任”,但是吴医生认为,不少医院限于人手和投入,都没有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术后教育,“更多时候,采取了只要交钱就可以做手术的办法,而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
北京第二医院“青苹果”少男少女咨询热线的主管护师邓军告诉记者:“咨询热线自去年设立至今,接听10到24岁青少年有关生理健康知识的咨询已经成为主要内容之一。在电话中,孩子们反映出在性知识方面的各种困惑,并且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较之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来说,我们的健康教育远远不够,而且单凭一个青苹果热线和几个医生,力量非常有限。”
“对中国孩子来说,来源于家长的健康教育更是少之又少了。”邓军补充说。记者了解到,多数专家、医生都认为,针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规模,正如邓军总结的:“相关的性教育,学校、医院、社会不是没有做,但是效果不够理想。”
医护人员应转变服务内容
据报道,日前,一项历时4年、涉及全国38所大学、1.5万名学生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人中大学生群体对性知识需求强烈,但了解肤浅,“异性交往心态与礼仪”、“避孕原理及方法”等都是他们希望了解的知识。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青苹果”热线的护师邓军建议,首先要在服务内容上转变,医护人员的职责远不止做好手术,还有义务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性知识咨询讲解内容,告诉他们安全套的使用、避孕药的口服,教育年轻人要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负有责任等。其次,服务态度的转变也很必要,“事情发生后,不要用冷言冷语把他们逼到社会上不正规的小诊所,要耐心、热心地帮助他们。”
≡ 查看、发表评论 ≡